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志中国: 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六卷)

封面

作者:新京报社

页数:425 页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21947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日志中国(1978-2008)》内容是在《新京报》“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年度系列报道:30年日志中国”专栏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完成的。《日志中国》通过“全面解读+信息集成”和“漫画+老照片”的“小切口反映大事件”、“新视角揭密关键点”等独特视角,全方位记录、解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30年风雨征程,内容既涉及中央领导的重大决策,又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充满睿智的“新观察”评论、“旧报新读”的温故知新、反映时代特色的当年广为流行的观念、事物或现象并配以生动文字和手绘漫画的“那时流行”、摘录30年来当天发生的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一日30年”,以当今视角对当时思潮的一种全新解读,既真实还原了当年的事件与人物,又突出对今日中国之影响,信息量丰富,观点独特,角度新颖,恢宏大气,珍贵图片,再现史实,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新京报》创刊于2003年11月11日。作为《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型时政类城市日报,根植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球。

《新京报》办报理念为“品质源于责任”,将媒体责任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以敏锐的视角、快速的反应、客观的报道、深厚的功力,持续推出重磅新闻和独立评论,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

《新京报》日均88版。报纸内容丰富多元,览尽时政、社会、国际、体育、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创刊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多次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具新闻影响力的报纸”等,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六卷一部改革史 三十年一日从头阅

……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到143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做一个专题,在现今中国报业中也算凤毛麟角,更为难得的是,以我们的才疏学浅末学后进,操作这样一个敏感、复杂而重大的题材,竟还能赢得上下左右的一致首肯,殊为不易。为此要感谢本报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特别是时事新闻中心的主力编辑记者们……希望“日志中国”不仅能够有始有终,还能为读者留下难忘的回忆。

——新京报社社长、总编辑戴自更

目录

序始于1978

12月7日

朦胧诗潮◎“朦眬诗”风行 1980年代重同“盛唐”

新观察:朦胧诗:早春二月轰响的泥泞

民间记忆:我很反感“朦胧诗”标签

那时流行:“师傅”

12月8日

克拉玛依人火◎克拉玛依大火14年不能忘却的纪念

新观察:纪念它是不让它重演

民间记忆:孩子没了,背上有个大脚印

那时流行:傻瓜相机

12月9日

中央领导集体学习◎中南海掌声迎学者

新观察:专业化决策的催化剂

温故知新:十名老人送“法”上门

那时流行:海魂衫

12月10日

联合国反腐公约◎反腐公约淡判 中国“咬紧”引渡问题

新观察:对反腐公约理解尚有误区

温故知新:中国承诺不处赖昌星死刑

那时流行:蹦极

12月11日

中国入世◎龙永图:入世谈判15年,先扫障碍再讲条件

新观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那时流行:闪客

12月12日

下岗再就业◎摆摊学艺当老板一个下岗女工的三级跳

新观察:以用工市场化抵消下岗隐形成本

那时流行:从头再来

12月13日

可口可乐进中国◎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只准卖给外国人”

新观察:商业改变中国

民间记忆:第一次喝可乐

那时流行:散装酒

12月14日

变性手术◎开始做变性手术时“下不了手像犯罪”

新观察:面对多元化不要吝啬你的宽容

那时流行:《新概念英语》

12月15日

中央工作会议◎1978中央工作会议中国命运的转折

新观察:改革开放得益于民主空气

温故知新:邓小平的讲话初稿未定标题

那时流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2月16日

审计风暴◎25年审计路不再是风暴而是透明

新观察:让“审计风暴”回归理性

民间记忆:李金华谈审计

那时流行:助动车

12月17日

托福考试◎托福考试将客观题带入中国高考

新观察:托福考试搭建了走进世界的语言平台

民间记忆:辗转弄来美元报名考托福

那时流行:“雅思”

12月18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

新观察:伟大转折的开始

12月19日

人片登陆◎引进首部大片,被指“洋买办”

新观察:引进大片显示开放的胸怀

民间记忆:50元看首映,不敢告诉家人

那时流行:悠悠球

12月20日

澳门回归◎周南:我们让澳门回归提前11天

新观察:澳门:返家游子初长成

那时流行:《七子之歌》

12月21日

韩琨事件◎韩琨“无罪”第二职业从此合法化

新观察:给人才“松绑”造福社会

民间记忆:报社给了我最强硬的支持

那时流行:过家家

12月22日

人民币变革◎第四套人民币面世百元大钞重现

新观察:货币变迁记录历史和情感

温故知新:发行百元钞有人担心票子“毛”了

那时流行:绕口令

12月23日

移动电话⑩“大哥大”首次放号200多人凌晨排队抢购

新观察:交流方式转换 改变社会心理

民间记忆:大学4年从BP机到手机

那时流行:短信写手

12月24日

贺岁片@筹拍首部贺岁片 40多天赶出《甲方乙方》

新观察:人民不缺思想 人民需要娱乐

温故知新:贺岁片也会招反感

那时流行:冯氏贺岁片

12月25日

金融体制改革@30年金融改革:国有银行“商业化”破茧

新观察:金融垄断仍未打破

温故知新:交行试点打破“四大行”垄断

那时流行:布标广告

12月26日

《告台湾同胞书》 一封家书愁白发 骨肉分离六十年

新观察:当乡愁已成往事

那时流行:人造革

12月27日

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第一年,北京19人响应

新观察:无偿献血彰显公民美德

温故知新:血头吃血 医生吃血头

那时流行:跑步机

12月28日

恢复销售黄金饰品⑩黄金饰品恢复销售 “穿金戴银”重归民间

新观察:让平民拥有黄金 让百姓拥有财富

温故知新:为何出现抢购黄金饰品风潮

那时流行:假领子

……

后记不是告别的告别

前言

1978年,我正在农村那座土地庙改建的学校读初三。那年春节很冷,冷得潮汐都结了冰。正是渴望有事发生但又茫然混沌的年龄,一个信息却让人有些憧憬:今年开始,只要学业优异考试通过,不仅可以到大城市读书,而且毕业后还可以成为正式职工。

3月份开学后,我这个没明确想法的学生和一些有朦胧想法的青年老师就开始准备中专考试,我报考的是初中中专,老师准备的是高中中专。在我一边下意识地抵御扰人的蚊子,一边把勾股定理、唯物辩证法、串联和并联等翻来覆去倒腾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总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以前听说过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什么,但环顾四周没有一例是现实的,隐约听说邻村个别学富五车的高中生也多在那年冬天的应考中铩羽。而我无论家人还是亲朋,不是种田就是捞鱼,对我通过读书而改变命运大多嗤之以鼻,他们希望的也就是让我胡乱认些字,以便一则可以分得清布票、粮票和糖票的区别,二则不至于成为睁眼瞎受欺负,而我父亲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让我混到虚岁16,这是生产队规定挣工分的年龄,而我毕业时刚好够,于是姑且勉强耐心等待。

……

节选

后记

今天,农历除夕,牛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日志中国”向您告别。

自2008年2月19日至今,“日志中国”已经出版342期。我们与您一起,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走完”了30年的历史,一同整理和存储共和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刚刚过去的30年,无疑值得大书特书。编辑“日志中国”,我们没有放过激流澎湃的宏大叙事,更没有忽略转瞬即逝的历史细节;我们对扭转乾坤的大人物浓墨重彩,也对在时代大潮中起起落落的小人物的命运格外青睐。

因为,历史,就是这样,由每一个人创造,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角色、职责的差异,尊严和权利没有高低之别。

30年的历史,可以解读为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成长的过程,更可以解读成逐步发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由、保障“人”的权利的历史。如果让这段历史告诉当下和未来,“以人为本”,必定是一个根本的法宝,是中国下一个30年乃至100年不能舍弃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天的告别,是一个不能告别的告别。因为改革开放还在深入,前行的路还很长,需要心中有信念和理想。作为一份责任媒体,我们会继续秉承这样的信念和理想前行。而这样的前行,仍然需要您的关注。

让我们一同走进新年,书写新的历史。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志中国: 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六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