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权德舆研究

封面

作者:王红霞

页数:332 页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5231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权德舆,字载之,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研究》在中唐贞元、元和年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和文学正呈过渡、变革状态这一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就权德舆的家世生平、问学交游、思想渊源、诗文理论和创作实践及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勾稽、考证、描述和研究。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权德舆放在中唐大历、贞元时期社会正经历制度、思想和风气的转型、变迁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经验和常识出发,面对权德舆这样一位在贞元、元和政坛和文坛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有明确的诗文理论,创作有近四百首诗歌和四百多篇文章(论文中所引权德舆诗文,皆本自霍旭东校点之《权德舆诗集》和《权德舆文集》,故正文中不复注出。论文中所引其他作者诗文,除专门注出者外,皆本自《全唐诗》和《全唐文》,正文中亦不复注出),最早将“意”与“境”联系起来论述。他置身于古文运动中,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奖掖后进,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有志之士,这些人日后大多成为唐王朝的政治和文化精英。

相关资料

该年七月,友人杨凭因得罪了权奸李夷简,被贬临贺尉,交亲无敢相送,独徐晦送之于蓝田,权氏称之于朝。《旧唐书》一六五《徐晦传》:“徐晦,进士擢第,登直言极谏制科,授砾阳尉,皆自杨凭所荐。及凭得罪,贬临贺尉,交亲无敢祖送者,独晦送至蓝田,与凭言别。时故相权德舆凭交分最深,知晦之行,,因谓晦曰:‘今日送临贺,诚为厚矣,无乃为累乎?’晦曰:‘晦自布衣受杨公之眷,方兹流播,争忍无言而别?如他日相公为奸邪所谐,失意于外,晦安得与相公轻别?’德舆嘉其真恳,大称之于朝。”按《旧唐书。宪宗纪》元和.m年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时脏罪,贬凭临贺尉一。
同年,德舆的从祖妹夫李巽去世,德舆写有《李公墓志铭》,铭云:“惟元和四年夏五月丁卯,冢宰赵郡公巽寝疾薨于永崇里。

本书特色

权德舆是中唐贞元、元和年间被尊为“宗匠”的诗文作家,有文集五十卷存于今。现行诸家《文学史》讲中唐文学皆未提及权德舆诗文,学界留意权德舆诗文者尚少(郭预衡《散文史》、葛晓音《汉唐文学嬗变》有论及,单篇论文寥寥无几),对其文集整理的基础研究工作似尚无从事者。本书鈎稽文献,解读文本,对权德舆家世、行事、交游作了详细梳理,对权德舆诗文成就及儒释道融合思想作了翔实评述,求实求是,为中唐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发现和新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权德舆先世及行事系谱
第二章 权德舆交游考
第三章 权德舆诗歌艺术
第四章 权德舆散文艺术特征
第五章 权德舆的儒释道观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权德舆,字载之,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研究》在中唐贞元、元和年间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和文学正呈过渡、变革状态这一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就权德舆的家世生平、问学交游、思想渊源、诗文理论和创作实践及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勾稽、考证、描述和研究。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权德舆放在中唐大历、贞元时期社会正经历制度、思想和风气的转型、变迁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经验和常识出发,面对权德舆这样一位在贞元、元和政坛和文坛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有明确的诗文理论,创作有近四百首诗歌和四百多篇文章(论文中所引权德舆诗文,皆本自霍旭东校点之《权德舆诗集》和《权德舆文集》,故正文中不复注出。论文中所引其他作者诗文,除专门注出者外,皆本自《全唐诗》和《全唐文》,正文中亦不复注出),最早将“意”与“境”联系起来论述。他置身于古文运动中,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奖掖后进,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有志之士,这些人日后大多成为唐王朝的政治和文化精英。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权德舆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