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设计问题:本质与逻辑

封面

作者:[美]布鲁斯.布朗等

页数:168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58080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相关主题文章9篇。设计问题的本质一直是设计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它是检验不同理论方法的试金石,也对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其中“设计问题的逻辑:辩证法视角”一文指出,可以运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把设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研究,这一提法非常新颖;“美国设计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1988-□01□年)”一文,通过分析美国综合高等教育数据,描绘了二十五年间设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设计教育引领突破性创新:设计主导的创新视角”一文则探讨了中国的设计教育问题,并着重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教育来激发中国的突破性创新;“谣言工厂或‘谣言研究’难在何处”一文探讨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传播设计之间的差异;“城市即兴”一文讨论了即兴的性质以及城市即兴在交互设计中的位置;“股线的存在方式:应用手工艺和数学开展跨学科协作”一文探索了手工艺、织物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设计参与中的想象与政治”一文简要讨论了设计研究中有关参与的不同概念,以及这些定义中常常涉及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差异;“非情感化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的替代方法”一文探讨了促使购买新产品或替换现有产品的情感因素;“设计知识的范围:技术理性与人本维度的整合”探讨了将设计创意作为融合其他视角的方法。

作者简介

布鲁斯·布朗:博士,英国布莱顿大学副校长,设计学教授,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终身院士;理查德·布坎南: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哲学、设计理论与研究、设计管理、交互设计,现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首席教授,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设计学院院长,世界设计研究会主席;卡尔·迪桑沃: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文化,现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学院以及文学、传媒与传播学院教授;丹尼斯·当丹:博士,美国圣母大学艺术、艺术史与设计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0世纪的建筑和设计,包括建筑中的政治问题、新材料的影响以及展览设计技术的发展等;基普·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设计,现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学医院风险投资公司创新与设计部总经理,主要负责与战略系统相关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创新工作;维克多·马格林(1941-□019):博士,曾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1984年,成为《设计问题》杂志的创始编辑,曾获设计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拉米亚·马泽:博士,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创新、社会参与及政治参与式设计。

本书特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编的《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杂志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期刊。该杂志聚焦新问题,突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反映学术界前沿理论和概念,堪称西方设计研究领域的指南针和风向标。我们从该杂志遴选若干核心文章,分册呈现给广大读者。本册主要聚焦设计问题的本质问题,共收录9篇文章。

目录


一、设计问题的逻辑:辩证法视角
1.设计问题的逻辑
2.为什么要辩证法
3.设计问题及其否定
4.作为思辨读者的设计师
5.结论
二、美国设计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1988-2012)
1.引言
2.背景: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与20世纪末应用领域的崛起
3.数据和方法
4.聚合模式:不断变化的设计门类散布
5.聚合模式:设计学比重的变化
6.讨论及结论
三、设计教育引领突破性创新:设计主导的创新视角
1.引言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论
4.结果:突破性创新的壁垒
5.结果:从壁垒到挑战
6.讨论:设计教育的需求
7.给设计教育的良方
8.结论及启示
四、谣言工厂或“谣言研究难在何处”
1.谣言研究在概念设计中的相关性
2.传播学及社会学成分
3.第一部分:利益相关者及案例研究方法
4.第二部分:煽动谣言并进行“实时”研究吗?实验方法
5.讨论
五、城市即兴
1.混合城市中的响应式环境
2.交互模型:从界面到即兴
3.即兴与城市
4.作为系统的即兴
5.基于即兴的设计模型的关键观点
6.将不可预见作为设计的实验对象
7.城市应用程序设计的即兴:响应式城市照明的视点技术案例
8.面向城市即兴
六、股线的存在方式:应用手工艺和数学开展跨学科协作
1.引言:数学、手工艺和织物
2.数学纽结理论与工艺结
3.通过设计之研究:宽泛的方法论架构
4.织物打结与数学纽结理论的协同方法
5.受数学影响的纽结图案设计
6.结论
七、设计参与中的想象与政治
1.设计参与的内在合法性:介于设计内容与方法之间
2.设计、想象和政治
3.作为政治想象的设计参与:围绕某个设计问题的争论
4.结论
八、非情感化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的替代方法
1.引言
2.极端特征:普遍化原则
3.炫耀性消费中的冲动性和强迫性购买
4.赋能情感状态
5.结论
九、设计知识的范围:技术理性与人本维度的整合
1.引言
2.知识整合研究中的技术倾向
3.设计知识的范围
4.知识整合视角下的设计二元性
5.通过设计进行知识整合:企业的战略活动
6.结论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设计问题:本质与逻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7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