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布鲁斯.布朗等
页数:192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580804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服务与社会为专题,共收录相关文章9篇。其中“无国界设计:现实与成效”、“门外设计师:实现适宜变革的草根创新”两篇文章探讨了发展中世界背景下专业设计的作用和局限性;“发现和扩充设计论点的修辞工具”、“小太阳:艺术及设计物件的指示性框架”两篇文章探讨了设计和社会维度;“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的设计能力开发”、“超越功能能可供性:消解设计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类化差异”两篇文章在综述已有设计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又对框架提出了修正建议;“关于(经济)金字塔底设计范围的构想”一文指出,世界上还有大量人口,他们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金,这是一个需求未得到可持续满足的群体,因此需要社会更多关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智利:卫星跟踪站技术和品牌推广”一文,通过考古学透镜,研究在智利发现的前美国卫星跟踪站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标志,从而提出了符号的寓意问题;“可变可移动:绘制巴纳拉斯玩具制造商的地图”一文探讨印度瓦拉纳西的巴纳拉斯玩具制造商的反思性实践,这为自组织设计和系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
布鲁斯·布朗:博士,英国布莱顿大学副校长,设计学教授,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终身院士;理查德·布坎南: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哲学、设计理论与研究、设计管理、交互设计,现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首席教授,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设计学院院长,世界设计研究会主席;卡尔·迪桑沃: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文化,现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交互计算学院以及文学、传媒与传播学院教授;丹尼斯·当丹:博士,美国圣母大学艺术、艺术史与设计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20世纪的建筑和设计,包括建筑中的政治问题、新材料的影响以及展览设计技术的发展等;基普·李: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设计,现任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大学医院风险投资公司创新与设计部总经理,主要负责与战略系统相关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创新工作;维克多·马格林(1941-2019):博士,曾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1984年,成为《设计问题》杂志的创始编辑,曾获设计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拉米亚·马泽:博士,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创新、社会参与及政治参与式设计。
本书特色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编的《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杂志是国际设计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该杂志聚焦新问题,突出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反映学术界前沿理论和概念,堪称西方设计研究领域的指南针和风向标。我们从该杂志遴选若干核心文章,分册呈现给广大读者。本册服务与社会主要聚焦设计的社会维度和服务他人的核心承诺,共 收录9 篇文章。
目录
一、无国界设计:现实与成效
1.引言
2.创设与发展
3.实际工作
4.为乌干达坎帕拉贫民窟居民制作的小便斗
5.危地马拉城自行车道网络计划(2009-2010)
6.项目比较
7.结论
二、门外设计师:实现适宜变革的草根创新
1.从现代设计到大众设计的变迁
2.草根创新
3.门外设计师
4.结论
三、发现和扩充设计论点的修辞工具
1.拓扑作为扩充手段
2.设计扩充示例
3.设计论点讨论及扩充
4.设计方法验证问题
5.基于拓扑的设计方法
6.探索用户、情境和扩充设计论点的方式
7.丰富的扩充手段
四、小太阳:艺术及设计物件分析的指示性框架
1.引言:小太阳的故事
2.理解小太阳及其语境
3.物件的意义建构
4.对设计即传达的误解
5.解读范式
6.指示性框架
7.设计中介化的重要性
8.揭开小太阳的意义潜势
9.情感持久性与设计可持续性
10.融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与设计传统
11.结语:分析设计的混合性
五、非营利性组织内部的设计能力开发
1.引言
2.设计在商业领域的四大目标
3.设计开发
4.研究设计及方法论
5.案例研究
6.研究结果
7.非营利性设计阶梯
8.结论
六、超越功能可供性:消解设计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的类化差异
1.引言
2.功能可供性概念的历史沿革
3.功能可供性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4.第三维度:价值
5.体验的三个维度
6.结语:功能可供性
七、关于(经济)金字塔底设计范围的构想
1.引言
2.产品中心性的概念
3.产品中心性的证据及起源
4.支持更广的BoP设计范围的更多方法
5.讨论
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智利:卫星跟踪站技术和品牌推广
1.美军前往智利
2.隐形可移动:美国海外卫星跟踪站
3.平面设计的作用及其争议
4.圆形徽标的毁灭及遗迹
九、可变可移动:绘制巴纳拉斯玩具制造商的地图
1.地图绘制:铭文的移动性和可变性
2.巴纳拉斯玩具制造布局
3.到底是谁的地图?
4.积累周期
5.技能积累周期
6.协商周期
7.评估周期
8.玩具作为巴纳拉斯考察中的探针
9.巴纳拉斯之行中的铭文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