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竞康,高柳滨等著
页数:380页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132262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具体内容包括概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和药物研发、环氧化酶—2抑制剂和精准医学、高血压循证医学和创新药物研发、糖尿病药物敏感人群和创新药物研发、EGFR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VEGFR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研发、ALK基因改变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 (BTK)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 信号通路和分子靶向药物研发、CMET基因扩增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等。
作者简介
沈竞康,1951年出生。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基于药物信息学和靶标结构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结构优化及构效关系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等。领导研究团队开展的分别靶向mTOR和c-MET的两个一类新药已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内外专利数十项。共同主编《新药研发案例研究——明星药物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高柳滨,1966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情报学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文献情报资源集成与应用、情报研究等工作。建设生物医药类信息平台10个。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生物医药信息数字化决策支持系统”、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新药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项目平台资源集成子课题等,参与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中国科学院“至2050年中国重点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项目之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课题、中国工程院“我国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的化学药物产业课题等。获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创新服务优秀个人奖”,带领的“新药创制信息与知识服务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创新服务优秀团队奖”。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图书1部,参编图书9部。
目录
1.1 精准医学给创新药物研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1 从转化医学到精准医学的发展之路
1.1.2 创新药物研发的现状与机遇
1.1.3 创新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
1.2 精准医学驱动创新药物研发模式转变
1.2.1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与创新药物研发
1.2.2 大数据与创新药物研发
1.2.3 生物标志物与创新药物研发
1.2.4 药物代谢组学与创新药物研发
1.2.5 分子成像技术与创新药物研发
1.3 精准医学启迪创新药物研究新思维
1.3.1 创新药物发现新方法
1.3.2 创新药物发现新策略
1.3.3 新型动物模型与创新药物研发
1.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2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抗脑缺血的分子机制研究
2.1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机制
2.1.1 丁基苯酞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机制
2.1.2 羟基戊基苯甲酸钾抗脑缺血的药理作用机制
2.2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保护神经元、抗凋亡的分子机制
2.2.1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与线粒体相关的抗凋亡机制
2.2.2 羟基戊基苯甲酸钾与线粒体相关的抗凋亡机制
2.2.3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抗神经炎症损伤的机制
2.3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2.3.1 静脉注射羟基戊基苯甲酸钾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2.3.2 羟基戊基苯甲酸钾对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质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2.4 丁基苯酞抑制细胞膜双孔钾通道促进神经再生作用的分子机制
2.4.1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阻断TREK-1钾通道的电生理机制
2.4.2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阻断TREK-1钾通道并促进细胞增殖的机制
2.4.3 丁基苯酞及其衍生物促进神经元新生并加快组织修复的机制
2.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
3 环氧合酶-2抑制剂艾瑞昔布的研制
4 高血压循证医学和创新药物研发
5 糖尿病药物及创新药物研发
6 EGFR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8 表观遗传与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物研发
9 ALK基因改变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10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及其分子靶向药物研发
1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和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12 c-MET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
缩略语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