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宁波植物图鉴(第3卷)(精)/宁波植物丛书

封面

作者:金水虎等

页数:41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306917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卷记载了宁波地区野生和习见栽培的种子植物(酢浆草科-山茱萸科)53科181属423种(其中5杂交种)4亚种40变种3变型44品种,每种植物均配备特征图片,同时有科名、属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生境、主要用途等文字说明。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的技术人员、经营管理者,以及林业、园林、生态、环保、中医药、旅游等专业的师生及植物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陈煜初,男,1963年3月出生,浙江新昌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乡土专家、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花卉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传播专家、莲属植物栽培品种靠前登录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天景水生植物园创建人。发起组建了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花卉分会、中国睡莲产业联盟和水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联盟,分别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先后从事营林、森林游憩开发、风景园林管理、园林水生植物研究等工作,在森林生态、植物资源、濒危物种保育、引种驯化、新品种选育和园林应用等领域成果突出。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研项目8项,选育荷花、睡莲、鸢尾新品种30余个,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9部,获靠前新品种2件,国内各类35件,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9项。主持成果获省(部)、市(厅)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被评为“2014中国花木产业年度十大人物”。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一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1

二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4

三 旱金莲科 Tropaeolaceae 9

四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10

五 芸香科 Rutaceae 11

六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32

七 楝科 Meliaceae 34

八 远志科 Polygalaceae 38

九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40

十 虎皮楠科 Daphniphyllaceae 72

十一 水马齿科 Callitrichaceae 74

十二 黄杨科 Buxaceae 75

十三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80

十四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86

十五 卫矛科 Celastraceae 108

十六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126

十七 槭树科 Aceraceae 128

十八 七叶树科 Hippocastanaceae 147

十九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149

二十 清风藤科 Sabiaceae 151

二十一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157

二十二 鼠李科 Rhamnaceae 160

二十三 葡萄科 Vitaceae 173

二十四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192

二十五 椴树科 Tiliaceae 197

二十六 锦葵科 Malvaceae 203

二十七 梧桐科 Sterculiaceae 220

二十八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222

二十九 山茶科 Theaceae 229

三十 藤黄科 Guttiferae 246

三十一 沟繁缕科 Elatinaceae 253

三十二 柽柳科 Tamaricaceae 254

三十三 堇菜科 Violaceae 255

三十四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269

三十五 旌节花科 Stachyuraceae 272

三十六 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 273

三十七 番木瓜科 Caricaceae 275

三十八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276

三十九 仙人掌科 Cactaceae 278

四十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284

四十一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289

四十二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297

四十三 石榴科 Punicaceae 307

四十四 蓝果树科 Nyssaceae 309

四十五 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312

四十六 桃金娘科 Myrtaceae 314

四十七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319

四十八 菱科 Trapaceae 323

四十九 柳叶菜科 Onagraceae 328

五十 小二仙草科 Haloragidaceae 339

五十一 五加科 Araliaceae 343

五十二 伞形科 Umbelliferae 358

五十三 山茱萸科 Cornaceae 393

中文名索引 403

拉丁名索引 409

节选

一 酢浆草科Oxalidaceae 001酢浆草 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属名酢浆草属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全株疏被柔毛;茎柔弱,多分枝,常平卧,匍匐茎节上生根。掌状三出复叶互生;小叶片倒心形,0.5~1.3cm×0.7~2cm,先端凹入;托叶明显,小,长圆形或卵形,与叶柄合生。花单生或数朵组成伞形花序,腋生;花瓣黄色。蒴果长圆柱形,长1~2cm,具5棱。花果期4—11月。 生境与分布 见于全市各地;生于路旁、溪沟边、河岸、田间荒地等处。全省各地均产;全国广布;全世界热带至温带均有。 主要用途 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消肿散淤之功效。 附种 直立酢浆草 O. stricta,茎直立,单一或少分枝;无托叶或不明显。见于慈溪、余姚、北仑、鄞州、奉化、宁海、象山;生于丘陵山地的沟谷、路旁、田间荒地等处。 直立酢浆草 002红花酢浆草 学名Oxalis corymbosa DC.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32cm。地下具球状鳞茎,无地上茎。掌状三出复叶基生;小叶片扁圆状倒心形,1~4cm ×1.5~6cm,先端凹入,两侧角圆形;叶柄长5~30cm。聚伞花序呈复伞形状,总花梗、花梗、苞片、萼片、果均被毛;花直径约2.2cm;萼片先端有2枚暗红色小腺体;花瓣倒心形,内面粉红色,基部淡绿色,有红色脉纹,外面苍白色,略带淡绿色。蒴果长约2cm。花果期4— 11月。 生境与分布 归化种。原产于南美洲。全市各地有栽培或逸生;生于路边、宅旁、水岸等处。 主要用途 红花绿叶,相互衬映,常栽于草坪边缘或作花坛、花境,供观赏。 附种1 关节酢浆草 O. articulata,地上具膨大关节属名酢浆草属状茎;花色较深,淡紫红色,基部紫色。原产于南美洲。全市各地有栽培。 附种2 紫叶酢浆草O. triangularis,叶片呈等腰三角形,上面玫红,背面深红。原产于南美洲。全市各地有栽培。 关节酢浆草 紫叶酢浆草 二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最 003野老鹳草 学名Geranium carolinianum Linn. 属名老鹳草属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茎直立或斜卧,单一或分枝,具棱角;嫩枝与叶柄密被倒向柔毛。基生叶早枯,茎生叶互生或上部者对生;叶片圆肾形,2~3cm ×4~7cm,基部心形,掌状5~7深裂至近基部,裂片再3~5浅裂至中裂,两面被短柔毛。花成对集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被长腺毛;花瓣淡红色。蒴果长约2cm,顶端具长喙。花期4—7月,果期 5—9月。 生境与分布 归化种。原产于北美洲。全市各地有逸生;生于路边、沟旁、荒地草丛中。 主要用途 全草入药,具祛风收敛、止泻之功效。 004东亚老鹳草中日老鹳草 学名Geranium thunbergii Sieb. ex Lindl. et Paxt.属名老鹳草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50cm。茎平卧或斜升,多分枝,近方形,被倒生柔毛。叶对生;叶片五角状肾形或三角状近圆形,2~3cm ×2~5.5cm,掌状 3~5深裂,先端钝或急尖,裂片有齿状缺刻或浅裂,被疏毛。花序腋生,具 (1~)2花;花瓣紫红色。蒴果,连花柱长约2cm,被短柔毛及长腺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与分布 见于余姚、北仑、鄞州、奉化、宁海、象山;生于山坡、路旁、田野等潮湿地。产于全省丘陵山区;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北;朝鲜半岛及日本也有。 主要用途 全草入药,具收敛、止泻之功效。 附种 老鹳草 G. wilfordii,茎上部有时具开展腺毛;叶片 3深裂或中裂,下部者近 5裂,裂片先端渐尖;花瓣淡红色至白色,有 5条紫红色脉纹。见于余姚、北仑、鄞州;生于林下、路旁、溪边或灌草丛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宁波植物图鉴(第3卷)(精)/宁波植物丛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7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