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象学视域中生态美学的方法问题研究

封面

作者:孙丽君 著

页数:3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03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态美学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美学理论之一。但生态美学的方法论建设一直落后于其理论的建构。原因在于:生态美学以生态为基础,这一基础要求人们回归到纯粹的生态环链之中,而自然状态中的生态环链是没有意识的。而审美经验作为人类的一种经验,必然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此,生态美学首先就需处理意识与生态的矛盾。本书带着这个问题切入,从现象学的视角,在人类自身的意识领域中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领域之中,一方面,生态美学要求人们意识到自然对人类的构造性,意识到自身处于生态环链之中,这是一种有限性经验;另一方面,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审美经验,而审美经验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对自我存在的一种肯定性经验。因此,生态美学整个的理论建构,必须能将人类的有限性经验视为一种肯定性经验。也说是说,生态美学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正是生态原则与人类原则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生态美学就须建要一种独特的方法论。

作者简介

孙丽君,1969年生,山东宁阳人,1999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曾繁仁教授,2011年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美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师从刘杰教授,201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自由艺术学院哲学系访问学者,师从伽达默尔的学生Dennis Schmidt教授。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1年晋升教授。现为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现象学、存在论和诠释学美学;已出版专著《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艺术经验》(2009年)、《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思想研究》(2013年),在《外国文学评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翻译伽达默尔、帕尔默的论文多篇;获省级、校级多项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一项,独立完成了山东省博士后择优项目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导言
章 生态美学的产生
节 生态文明的产生
一、原始文明:人类敬畏自然的阶段
二、农业文明:人类依赖自然的阶段
三、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阶段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一、生态文明的起点
二、生态文明的世界观
三、生态文明的伦理观
第三节 生态文明对美学学科的要求
一、自然美问题
二、人类形式感的来源
三、静观美学
第四节 文学艺术作品及其批评对美学的要求
一、生态文明视野中文学艺术作品的变化
二、文学或艺术批评对美学学科的要求
第二章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论要求
节 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二、自然之美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环境美学的局限性
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生态美学对方法论的要求
一、如何反思生态危机
二、如何形成生态整体主义
三、如何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如何构建人类新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哲学
节 现象学运动的起源及其基本原则
一、现象学运动的起源
二、现象学运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哲学
一、现象学为人类知识提供了一种彻底的反思态度
二、现象学构建了新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三、现象学为人类思维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四、现象学为中西思想的对话提供了一种包容性前提
第四章 现象学视野对生态美学的意义
节 现象学视野与生态问题
一、现象学与深层生态学理论
……
第五章 现象学视野中生态危机形成的原因
第六章 现象学视野中人类的存在方式
第七章 生态审美经验的本质及其基本特点
第八章 现象学视野中生态审美经验中的空间意识
第九章 现象学视野中生态审美经验中的时间意识
第十章 现象学视野中生态审美经验的形成过程
第十一章 生态审美经验对构建生态意识的作用
第十二章 现象学视野中生态美学的大众化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象学视域中生态美学的方法问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7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