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人的追问与审美教化——西方古典美学的人学解读

封面

作者:韩振江 著

页数:4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4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哲学是人学,美学从根本上说也是人学。人不仅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也是美学运思的起点和终点。美学离不开人,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美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意思是没有独立存在的美,美因人的存在而彰显存在。该书稿在西方古典人学发展的视域下,以对划时代的哲学家、美学家的重要著作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系统总结从古希腊到19世纪德国的西方古典人学与美学之间的根本联系,试图揭示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的基本人学逻辑:美的发展基于人对自身的本质认识。古希腊、罗马人学与美学的核心思想是德性与欲望。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学与美学的核心词汇是严肃与狂欢。17世纪古典主义人学与美的核心思想是在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中展开的,理性与激情的张力就成为时代的主题,导致了美学上古典主义的诞生。18世纪的人学主要出于人的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感性与理性的张力之中。18世纪身体、经验、情感的人才是美学的出发点。德国古典人学与美学是高扬主体性的、把人的理性视为美的根源的人学美学。总之,西方哲学对人本身的每一次追问都会在美学中得到回声,审美是人类进行自我教化的方式。

作者简介

韩振江,男,河北邯郸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辽宁省学位办学科(哲学)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齐泽克哲学、当代激进左翼理论、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曾在人民出版社出版“齐泽克研究三部曲”:《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2009年)、《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2014)、《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2017);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省部级社科基金3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文艺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齐泽克与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项目“后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研究”以及第52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1项、大连理工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3项,大部分项目已经顺利结项。

本书特色

本书在西方古典人学发展的视域下,以对划时代的哲学家、美学家的重要著作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系统总结从古希腊到19世纪德国的西方古典人学与美学之间的根本联系,试图揭示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的基本人学逻辑:美的发展基于人对自身的本质认识。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人学与美学
第一章 柏拉图:灵魂完善与审美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德性与悲剧诗学
第三章 朗吉努斯:崇高论与古典主义
第二编 中世纪至17世纪人学与美学
第四章 奥古斯丁:基督教人学与神学美学
第五章 笛卡尔与布瓦洛:17世纪理性人学与古典主义
第三编 18世纪启蒙主义人学与美学
第六章 伯克:经验主义人学与崇高美学
第七章 狄德罗:启蒙主义与文艺美学
第八章 卢梭:自然人学与浪漫主义艺术
第九章 莱辛:启蒙戏剧与诗画艺术
第四编 19世纪理性主义人学与美学
第十章 歌德:古典人学与古典主义诗学
第十一章 席勒:人性的分裂与审美教育
第十二章 康德:主体性人学与美学
第十三章 黑格尔:绝对心灵与感性形式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人的追问与审美教化——西方古典美学的人学解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6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