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龙镇洋
页数:32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5004508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这不是一个企业的成功史,而是一个国家力量的勃发。
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以宏大叙事的手法,将出生于1954年的楼忠福的人生命运和广厦创业经历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来叙述和解读。从他充满传奇的人生和广厦成功的创业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他以及很多和他一样优秀的中国企业家身上杰出的精神品质和企业家精神,还可以见证新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记录楼忠福和广厦的成功,,不是记录一个孤立的人和一个孤立的企业,而是为了记录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
记录一段至关重要的历史,记录一个社会必须容纳的一个群体,记录一个民族必须赞颂的一种精神,录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和厚积的一种力量。
作者简介
龙镇洋,1970年生于广东吴川,求学于长春师范学院外文系和中国新闻学院国际新闻系,双文学士。在校期间曾单独骑车周游于吉、辽、津、京、蒙,露宿玉米地里20余天。曾供职于广东省外经贸研究所和深圳特区报,2000年底任香港商报首席记者,以《湛江经济陆沉解谜》、《汕头经济陷危机》、《广东经济:中间开花 三面死火》等深度文章震动广东朝野。2001年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世纪大比拼》系列报道摘取香港报业经济新闻报道奖冠军,被武侠大师、资深报人查良镛指“给香港经济报道带来新文风、新视野、新高度和新活力”。2002年以《粤港融合须谋战略突破》、2003年以《大佛山重组宜早不宜迟》、2004年以《海洋经济战略攸关中国崛起》等系列重大报道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周建顺,浙江省江山市人。1978年至1981年在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1997年至1999年在浙江大学新闻系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之后,历任讲师、记者、编辑、机关公务员。1996年至今,供职于《香港商报》,现任总编辑助理。
相关资料
书摘
没有中国企业家就没有中国未来历史的教训是沉痛的,但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往往只承受了历史的痛而不接受历史的教。所以说,今天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如果能够被更好容纳、理解和尊重,这与其说是他们这个群体的幸运,不如说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和文明的希望。
我是一个历史感特别强烈的人,所以作为一个常常奔走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香港传媒记者,我一直感觉自己像掉进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间隧道”一样。
作为“时间隧道”的行者,我一直用左眼看着香港,用右眼看着大陆。2003年我的左眼看到了香港政局的纷争,而右眼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力量从历史的后台走向时代的前台。
所以在2003年底,我的老毛病又来了。我叫自己写两本书:一本名为《香港: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命运》,另一本是《民营企业家:一个群体和一个国家的命运》。但是这么多年来,动不动就想写书的我却像个习惯性流产的妇女一样,“怀孕”很多,但从未成功“生产”。
不过,这一次却因为很多偶然的因素改变了我的“习惯性流产”,因此便有了本书。
2004年3月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参加会议的6位浙江民营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举行专场记者招待会。因为民营企业家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所散发的新闻魅力,加上这是整个人大会期的首个专场记者招待会,所以二百多中外记者蜂拥而至。其间,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向他们提问:“如果马克思到浙江,你们说他会有什么感想?”
这是一个看似无趣但却十分刁钻、严肃的问题。向来务实,习惯在无趣和无聊面前装傻的浙江企业家们,本想以笑声和打哈哈来消解这个看似无趣的问题。
但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楼忠福却不肯因为表面的无趣而丢掉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等大家打完哈哈之后,他主动接招。
他说:“我再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想马克思如果看到浙江经济发展得这么成功,首先肯定会很高兴,第二他也会很惊讶,因为他看到我们的实践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论。”
马克思仍然是一个沉甸甸的、能钩起无数往事的中国历史和现实关键词。楼忠福是在内地有标杆意义的民营企业家之一。民营企业家群体是分量越来越沉甸甸的、能寄托很多梦想的中国未来关键词。
所以这个看似波澜不惊的简短对答,对于一个有“宏大叙事”毛病、常常在“时间隧道”中穿行的我,有如巨石击水,久久不能停止思索。这一幕不仅冲击着我的内心,同时也进一步强
本书特色
谨以本书,纪念那些为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摸着石头过河的勇者,纪念那些仍然站着或者已经倒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
我们怀着求证和实证的目的,以一种大历史的眼光,去考察一个国家的起伏、一段历史的功过和一个时代的变迁。我们表层上是在写一个人,但实质上我们是在写一群人、一个国家、一段关键的历史和一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题记
目录
代序 没有中国企业家 就没有中国未来
第1章 时间开始了
一个“坚硬”的铁匠
“锻造”于打铁铺里的新生命
“妈妈别哭,让我去!”
伏牛少年
十六岁的童话:狮子与天鹅的爱情
第2章 走出旧约
1976;终结就是开始
换了人间
散沙里有黄金
第一只变成青蛙的蝌蚪
东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长江浪里“读”时势
坚硬的铁锤
狼群里有一头狮子
第3章 八仙桌上吃牛排
“合作秩序的扩展”
顺着体制的河道行船
浙江大象能跳舞
既有绣花功也有劈柴力
麻烦是最好的老师
最初的“帽子戏法”
硬汉子偏爱“软力量”
吃饭筷子可撑船
第4章 向天堂的方向快跑
走后娜拉的天花
参考附件1 百年小平 百年中国
广厦——春天就是“准生证”
推开自由的大门
参考附件2 财产权、繁荣与千年教训
北海栽花花不发
东阳插柳柳成荫
“独食”非为霸气
“乡人”入城:总部迁入杭州
给人才的软肋补钙
上市——生死时速
第5章 桃子熟了
第6章 激情燃烧的地产
第7章 国人国力
后置的前言 梳理历史的长发
附录1 楼忠福简介
附录2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节选
这不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这不是一个企业的成功史,而是一个国家力量的勃发。
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以宏大叙事的手法,将出生于1954年的楼忠福的人生命运和广厦创业经历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来叙述和解读。从他充满传奇的人生和广厦成功的创业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他以及很多和他一样优秀的中国企业家身上杰出的精神品质和企业家精神,还可以见证新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记录楼忠福和广厦的成功,不是记录一个孤立的人和一个孤立的企业,而是为了记录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
记录一段至关重要的历史,记录一个社会必须容纳的一个群体,记录一个民族必须赞颂的一种精神,录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和厚积的一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