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剑鸣
页数:201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047741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代社会开展商务活动必须掌握的各方面的礼仪知识与技能,具有教强的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紧跟时代、强化实操等特点;如编写了通联礼仪、职场礼仪、商务办公礼仪等新知识,对操作强的部分配以图片说明,做到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与学习;为加强实操训练,各章都配有适当的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实操训练等。
作者简介
黄剑鸣,1961年4月出生。1995年9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营销管理专业高级讲师,并兼职广州市第一职工商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副教授等职,从事高、中职院校一线教学及基层教学管理30余年,历任经济管理类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商务礼仪、物流管理、会展策划等10余门课程的教学,曾在院校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教师。任教以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广州市教研会、本院校校刊等发表专业、教学论文多篇;参与市级教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曾获广东省2008年度职业技术协会科研成果优秀奖和广州市教研会多次嘉奖。主编出版《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现代商务礼仪》等财经类教材多本,带领本院校企管教研组于2005年10月荣获广州市教育局颁发的“广州市第一届优秀学科、专业教研组”称号。2014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 “终身教育奖”。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高职院校师生及礼仪培训者本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需要注意的礼仪、礼节,并在必要的时候搭配图片加以说明,做到了图文并茂。本书适合中高职学生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职场人员自学礼仪知识的普通读物,实用性很强。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礼仪概述1
第二节现代商务礼仪的原则与功能8
第二章个人形象 14
第一节良好个人形象概述15
第二节仪表修饰17
第三节仪容修饰30
第四节行为举止37
第三章日常交往礼仪 50
第一节见面礼仪51
第二节交谈礼仪58
第三节通信联络礼仪64
第四节馈赠礼仪74
第四章应聘礼仪 82
第一节准确的自我定位82
第二节求职前的准备85
第三节面试的礼仪和技巧89
第五章商务办公礼仪 97
第一节办公室日常礼仪97
第二节投诉接待礼仪102
第三节商务拜访礼仪105
第四节商务接待礼仪107
第五节商务洽谈礼仪127
第六章商务专题活动礼仪 137
第一节庆典性商务活动礼仪138
第二节会务性商务活动礼仪144
第三节展示性商务活动礼仪149
第四节联谊性商务活动礼仪152
第七章商务宴会礼仪 157
第一节宴请礼仪157
第二节商务赴宴礼仪160
第三节中餐礼仪162
第四节西餐礼仪166
第八章涉外礼仪 172
第一节涉外礼仪概述173
第二节亚非国家的商务礼仪178
第三节欧美国家的商务礼仪186
参考文献 201
节选
二)礼仪的特征
和世间任何事物一样,礼仪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崩褚蔷哂幸撞僮餍杂牍娣缎
礼仪是人们落实到言行上的事情,其中像问候、握手、鞠躬等人们日常交往的礼貌礼节都是易学、易懂、易做的。一般来说,每个人只要愿意学习、认真学习,是完全可以熟练掌握现代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礼仪要求与规范的。因此,对于礼仪,除了要加强研究,最重要的是把礼仪的原则、规范、细节落实到行动上。只有把礼仪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使受礼的一方切实地感受到施礼者对他的尊重与友好。
同时,礼仪言行的实施要符合一定的社会、民族、时代的规范和程式,如问候语通常是哪几句,握手的次序和力度怎样掌握,奏国歌时要起立、行注目礼,参加宴会时要穿晚礼服等。虽然这些规范和程式并不是写进国家的法律法规,但只有做好了这些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长期形成、积累、流传、发展、约定俗成的规范和程式,才能使礼仪的实施达到应有的效果。礼仪的规范实际上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模式。
2崩褚蔷哂屑坛行杂敕⒄剐
任何国家的礼仪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当代礼仪都是在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以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经验结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能够世代相传继承下来。我国文明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向来以“知书达礼”作为自己的传统美德,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礼仪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而不是把过去的陈规旧俗一成不变地照搬照抄下来。传统礼仪中,许多精华被保存下来,融入了现代礼仪,成为今天人们处世行事的规矩和习惯。
因此,礼仪除了有很强的继承性外,还有很强的发展性,并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礼仪的发展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自身发展进化,使礼仪不断进步完善,并通过不断发展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和要求。例如,我国亲朋好友见面时最喜欢用饮食的话题进行问候,这一习惯在我国多地流传甚久,然而在当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背景下,这一问候方式正在不断消失。又如,目前许多人不再是营养不良反而是营养过剩,在餐桌上老是招呼亲朋好友多吃多喝的热情招待方式也越来越不合时宜。第二,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也使礼仪不断发展。在当前的改革开放中,东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相互渗透,使我国的礼仪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新的内容,体现时代变化的特征。顺应时代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礼仪改革,总的趋势是使礼仪活动更加文明、简洁、实用。如我们的中餐聚会,过去长时间以来主请方往往喜欢亲自为宾客夹菜以示热情友好,受招待方往往也欣然接受。现代社会重视饮食卫生,这种热情方式已很不合时宜。还有,在我们中餐桌上,长期以来,若是同桌都是认识的亲朋好友、熟人、同事,往往会直接用个人的筷子到大家共吃的菜盘里取食,不习惯使用公筷,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相互信任、友好友爱的表现。随着现代社会对饮食卫生的重视,特别是2020年出现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家深深认识到不用公筷的弊端,以此为契机,我国多个城市向广大民众发起“公筷制”倡议,使“餐桌上应该用公筷”这一中餐新礼仪新风尚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西方社会习惯了多年的“分餐制”的方式,也越来越被东方社会认为更文明卫生而被广泛接受与仿效。
3崩褚蔷哂忻褡宓赜虻奶卣鳎并在国际交流中不断调整
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体现自身特点的礼仪习俗和礼节规范,这些礼俗和规范往往有着鲜明的特征,人们在行使礼仪时总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在西方一些国家,亲朋好友见面时一般要拥抱和亲吻脸颊,是热情友好的表现;而在我国,过去一般是行拱手礼,现在一般是行握手礼,也不失热情友好。可见,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习俗和规范。
礼仪的民族地域特征,使得人们对外交往时特别注意“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充分尊重外民族的礼仪习俗,以防在对外交往时对其他民族造成不必要的冒犯和误会,影响对外交往的顺畅和友谊。同时,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礼仪,有利于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例如,握手和出席重要场合时穿西服本是盛行于西方民族的礼仪,现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礼仪。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们把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亲切地称为“地球村”,世界各国人民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礼仪,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礼仪规范,以做到互相尊重、理解,相处融洽。现今有句话叫作“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在礼仪上也十分合适。因此,礼仪除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外,还有很重要的国际交流意义。
4崩褚蔷哂谢ザ性
人际交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双向交流、相互尊重的过程,特别强调互动性。《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里的“尚”是重视的意思,即重视施礼方与受礼方相互之间的来往。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话虽有点儿夸张,但充分说明了礼仪的互动效果。“礼多人不怪”。有礼貌的言行总是会受人欢迎的,一般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从而构建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人际交往事半功倍。反之亦然,人际交往中双方(有时只是一方)不能以礼相待,势必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但令人际交往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因摩擦的升级造成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礼仪互动性的特征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恒久不变的,它促使人们交往时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讲究礼让,并不断注意提高在礼貌礼仪方面的修养。
5崩褚蔷哂胁畋鹦杂胂薅ㄐ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句话包含了礼仪的应用是要看时代、地点、场合等的意思。
时代方面,如在我国封建社会,人们见到尊长行跪拜礼,但封建社会三跪九叩之类的礼节在今天若还应用就十分荒唐。因此,尽管礼仪对传统文化有很强的继承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的时代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地点方面,尽管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有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的现象与趋势,但礼仪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礼仪有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差别还会很大。因此,行礼时通常客人一方应先了解清楚主方的礼仪及其与己方的差别,并以主方为主,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对主方的尊敬。当然,也可适当展示己方的礼仪,但应有所克制,特别是对方还不了解己方的礼仪时更应注意不要轻易以己方的礼仪代替对方的礼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场合方面,处于不同的社交活动场合当然要使用不同的、与当前场合相宜的礼仪。这方面大致有以下几大分支:
①政务礼仪,也称公务礼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国家公务活动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
②商务礼仪,主要是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一切其他从事经营、经济活动的人士在进行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礼仪。
③服务礼仪,指的是服务行业,如商店、餐厅、宾馆、公交等工作人员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礼仪。
④社交礼仪,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交礼仪泛指人类进行各种范围的社会交往时所遵守的一切礼仪,本节所探讨的内容就属于这个范畴;狭义的社交礼仪亦称交际礼仪,意指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性的社会交际活动、应酬场合如会面、聚餐等应遵守的礼仪。
⑤家庭礼仪,指的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与亲人、亲戚之间交往应有的礼仪。
⑥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指的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所应遵守的礼仪。
6崩褚鞘堑赖滦扪的表现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社会的道德是人们判别是非、好坏、善恶的标准,它不像国家的法律法规那样强制人们遵守,而是通过传统习惯、意志信念、宣传教育、社会舆论等影响力来要求人们遵循,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有道德的人为人处世能够多替别人着想、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自觉地、努力地维护他人、公众、社会的利益,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全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时,会自觉约束、抑制个人利益,甚至为顾全大局不惜对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
礼仪的本质就是对人尊敬、友好,而对人尊敬、友好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只是内心的一种想法,应该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凡是愿意做到这一点的人都会自觉地学习、履行礼仪的言行与规范。当然,这必须是发自内心、真诚地去做。
因此,礼与德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德是礼的灵魂,礼是德的一个表现形式。《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德行不好的人必定无礼或只有不持久的虚假的令人憎恶的礼,有德才会有真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