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逐原
页数:240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72218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与服务走向“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呼吁各参与主体积极提供能够塑造“中华民族”身份、能够提升大众的社会认同的知识,以此不断筑牢“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根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杨逐原,男,贵州纳雍人,贵州大学文学与院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2020年6月出站),2017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杨逐原拥有政府部门、舆情研究机构、出版社及高校等工作阅历。曾主持过国家社科、省级及厅级等各个级别的课题,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十余个,出版专著6部(含合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期刊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曾获得贵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评很好工作者、贵州民族大学很好党员等荣誉称号,目前的社会兼职有贵州省委宣传部网络新闻阅评专家、《西部开发报》教育版智库专家、《贵州手机》智库专家、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员、贵州省新闻传播学会会员。
目录
第一章 社交化阅读勃兴下的知识生产及服务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传播技术发展与人类阅读形态及生态的变迁
第二节 新传播技术赋权下社交化阅读的勃兴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及服务形态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知识生产与服务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一种新的知识空间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第三节 作为知识服务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人类社会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者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的属性、类型、工具及生产方式
第四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的发展历程、平台、机制及新规则
第五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的知识生产的价值及局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服务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产品的属性、类型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机制及流程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技术逻辑
第四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与服务的皈依——走向“知识共创共享
共同体”
第一节 迈向中华民族“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可能性展望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走向“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产品的著作权问题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产品著作权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作品传播的法律属性及侵权归责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上著作权的保护思路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传播技术发展与人类阅读形态及生态的变迁
第二节 新传播技术赋权下社交化阅读的勃兴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及服务形态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知识生产与服务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一种新的知识空间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第三节 作为知识服务空间的社交化阅读平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
第一节 人类社会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生产者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的属性、类型、工具及生产方式
第四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的发展历程、平台、机制及新规则
第五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的知识生产的价值及局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交化阅读中的知识服务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产品的属性、类型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机制及流程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技术逻辑
第四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服务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生产与服务的皈依——走向“知识共创共享
共同体”
第一节 迈向中华民族“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可能性展望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走向“知识共创共享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产品的著作权问题
第一节 社交化阅读中知识产品著作权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社交化阅读中作品传播的法律属性及侵权归责
第三节 社交化阅读平台上著作权的保护思路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