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黑格尔
页数:568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067847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汇辑有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德华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问世以来,学术界认可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很愉快的一部”,而占据全书篇幅甚多的例证解释,对于研究哲学不深的读者也是很熟悉的。其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用一个截然新颖的观点来论列“历史”上各种主要事实,从而使人可能比较顺利地把握住黑格尔哲学的概念,再由此带动对该系统各个方面的深入认知。王造时先生的译述,复以平实雅正、忠实本义而著闻。名有名译,洵为一切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者的推荐经典。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造时(1903-1971),汉族,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江南乡江南村人,原名雄生,1903年9月2日出生于一个经营竹木生意的商贾家庭。我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 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
目录
重印说明
英译者序言
干斯博士为原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
查理·黑格尔博士为原书第二版所作的序言
绪论
第一部 东方世界
第一篇 中国
第二篇 印度
第二篇(续) 印度-佛教
第三篇 波斯
第二部 希腊世界
第一篇 希腊精神的元素
第二篇 美的个性形态
第三篇 希腊精神的衰落
第三部 罗马世界
第一篇 从罗马开国到第二次普尼克战争
第二篇 从第二次普尼克战争到皇帝当政时期
第三篇
第一章 皇帝专政时期
第二章 基督教
第三章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第四部 日尔曼世界
第一篇 基督教日尔曼世界的元素
第二篇 中古时代
第三篇 现代
附录一 重要词语对照表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地名对照表
附录四 引用书名对照表
附录五 其他固有名词对照表
节选
抽象观念支配着穆罕默德教徒的心胸。他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种抽象的崇拜,他们以最大的热忱,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热忱可以称为“狂热”,这是对一个抽象的东西的狂热——对一种抽象的思想的狂热:这种抽象的思想对已经成立的现状处于否定的地位。狂热的本质是,和具体的东西仅结合了一种破坏的、毁灭的关系,但是穆罕默德教的宗教狂热同时又有达到最大崇高的能力ー一这是解脱了一切琐屑利益的一种崇高,并且结合了同宽大和勇武相连的种种德行。宗教和恐怖便是阿拉伯人的原则,就像自由和恐怖乃是罗伯斯庇尔的原则一样。然而实际生活毕竟是具体的,它带来了特殊的目的;征服造成了主权和财产
引自 第一篇 基督教日尔曼世界的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