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

封面

作者:汪文学

页数:399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211640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区分中国古代诗学古典美和现代性之基础上,力图呈现中国古典诗学之理想品格,即温柔敦厚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背景,分析阐释其基本内涵和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特质之形成和中国人精神传统之涵育所发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代国民教育的借鉴意义,对当代文化精神建设的现代价值。中国古典诗学以均衡、和谐为主要特征,以雅、厚、和为追求,以温柔敦厚为理想品格。

作者简介

汪文学,男,1970年生,苗族,贵州思南人,文学博士,教授。现任贵州省安顺市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省政协委员。曾任贵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文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全国青联第十、十一届委员。曾获得“全国各族青年团步优秀奖”“贵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全国团结模范个人”“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称号,被评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教学名师。主讲的“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被评为中国大学精品公开课,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贵州省高校教学成果奖多项。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贵州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述10余种,即《正统论——发现东方政治智慧》(2002)、《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2003)、《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2004)、《汉唐文化与文学论集》

(2008)、《贵州代文学理论辑释》(2009)、《诗性风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情爱》(2011)、《中国古代性别与诗学研究》(2012)、《中国人的精神传统》(2012)、《道真契约文书汇编》(2014)、《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2016)、《扬雄与六朝之学》(2019)、《蟫香馆使黔日记(点校)》(2019)、《贵州地域文化精神研究》(2020)、《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2020)、《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2020)等,主编大型地域文献丛书《中国乌江流域民国档案丛刊》《贵州代名人日记丛刊》《中国西南布依族抄本文献丛刊》等数种。

目录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序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诠释

三、研究目标

四、本书要旨

第一章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一、“温柔敦厚”释义

二、温柔敦厚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理想品格

三、温柔敦厚诗学理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呈现

第二章扬刘韩顾: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解构和重构054

一、扬雄: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建构

二、刘勰: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理论阐释

三、韩愈: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解构

四、顾随: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重构

第三章同祖风骚:中国古典诗学源流论

一、说“风骚”:关于“风义及其引申的考察

二、“同祖风骚”的文学史观和诗骚之辨

三、诗文各有体:诗是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理想的文体

第四章诗心:中国古典诗学创作论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中国古典诗学构思论

二、诗心与诗情:顾随情诗学理论探讨

三、诗心与爱心:创作心态与恋爱心理的相似性

第五章圆美流转:中国古典诗学技巧论

一、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二、诗之为技:中国古典诗艺的圆美特征和敦厚追求

三、含蓄蕴藉:中国古典诗歌的表情方式

第六章悲欢离合:中国古典诗学情感论

一、诗言志: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传统

二、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界定

三、从真情到正情:中国古典诗学的情感取向

第七章物色之动:中国古典诗学题材论

一、于诗得意多因月:中国古典诗学的题材选择

二、江山之助:中国古典诗学的山水情怀

三、性别诗学:中国古典诗学的柔性特征

第八章诗教中国:中国古典诗学教化论

一、诗教:“以诗教民”或“以诗化民”

二、以诗为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三、当代国民教育现状与儒家诗教的现代价值

第九章诗意栖居:传统中国人的诗性精神

一、诗性精神与自由精神

二、诗性精神:传统中国文化精神之特质

三、诗性人生: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结语中国古典诗学理想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汪文学学术作品集 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