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教材:走近人工智能

封面

作者:鲁昕

页数:32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01872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走近人工智能》是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通识读本,在参考了许多较新的同类书籍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概括性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重点分述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介绍人工智能的起源;第二章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技术方向,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和图像、视频技术等;第三至十一章依次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制造、商业服务、生物技术、自动驾驶、金融科技、医疗、教育、娱乐生活及家居;第十二章介绍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方面的内容。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近人工智能的世界,了解未来社会即将面临的变化。

作者简介

鲁昕,女,汉族,1955年7月生,辽宁抚顺人,1985年6月入党,1971年参加工作,1994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09年04月至2015年12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5年12月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妇女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职业院校师生及人工智能爱好者《走近人工智能》是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通识读本,为职业院校通识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以及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流畅,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核心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内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制造、商业服务、生物技术、自动驾驶、金融科技、医疗、教育、娱乐生活及家居,有助于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广大普通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人工智能。

目录

第一章??人工智能的起源与简史……………………. 1

一、朦胧时期:人工智能技术溯源…………… 2

(一)漫长历史萌芽……………………….. 2

(二)形式逻辑推理……………………….. 3

(三)计算机的出现……………………….. 4

(四)大话人工智能……………………….. 6

二、概念形成: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 6

(一)人工智能标准的提出……………… 7

(二)人工智能术语的确定……………… 8

(三)人工智能的黄金时期……………… 10

三、此起彼伏:人工智能的徘徊期…………… 11

(一)AI的第一次低谷期…………………. 11

(二)专家系统的开发浪潮……………… 12

(三)AI的第二次低谷期…………………. 13

(四)人工神经网络的复兴……………… 14

四、时代召唤: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15

(一)AI采用科学方法……………………. 16

(二)人机大赛AI获胜……………………. 17

(三)谷歌公司的其他AI产品…………… 18

(四)开放平台百度大脑…………………. 19

(五)其他AI产品…………………………… 21

第二章??人工智能概述…………………………………. 25

一、内涵外延: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5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25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与学派…………… 27

(三)人工智能的三个层次……………… 29

(四)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 31

二、三大支撑: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33

(一)人工智能的“芯片”……………… 33

(二)人工智能的“算法”……………… 36

(三)人工智能的“数据”……………… 38

三、技术方向: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向……….. 40

(一)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40

(二)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 43

(三)语音、语言处理技术……………… 45

(四)图像处理和图像融合……………… 48

(五)机器视觉和视频分析……………… 51

四、智慧体现:智能机器人……………………. 54

(一)机器人的由来……………………….. 54

(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 56

(三)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57

(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60

(五)智能机器人的未来…………………. 63

第三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一——智能制造…. 65

一、历史由来:智能制造的前世今生……….. 66

(一)何谓制造?…………………………… 66

(二)“工业4.0”的由来……………….. 67

(三)智能制造的内涵与要素…………… 68

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赋能技术 71

(一)云计算…………………………………. 72

(二)物联网…………………………………. 73

(三)大数据…………………………………. 73

(四)移动互联……………………………… 73

(五)高档数控装备……………………….. 73

(六)增材制造……………………………… 73

(七)虚拟制造……………………………… 75

三、关注当下: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 75

(一)智能工厂……………………………… 76

(二)个性化定制…………………………… 78

(三)人机协作……………………………… 81

(四)设备诊断和预警……………………. 82

四、展望未来:智能制造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83

(一)现状: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83

(二)问题:智能制造落地存在的困难 84

(三)趋势:人机融合协同制造……….. 85

第四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二——商业服务…. 87

一、历史由来:商业的前世今生……………… 89

(一)商业的由来…………………………… 89

(二)商业的社会价值……………………. 89

(三)零售业的发展演进…………………. 89

二、关注当下:人工智能在商业中的应用场景 91

(一)精准顾客画像下的精准营销……. 91

(二)个性化的商品智能推荐…………… 92

(三)智能门店管理……………………….. 92

(四)智能化供应链管理…………………. 94

三、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商业中应用的问题与瓶颈 95

(一)存在的问题…………………………… 95

(二)应用瓶颈……………………………… 97

(三)发展趋势……………………………… 98

第五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三——生物技术…. 99

一、理清思绪: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不能不说的那些事 100

(一)不解之缘……………………………… 100

(二)探究生物技术……………………….. 102

(三)生物技术发展历程…………………. 103

(四)生物科学与人体结构……………… 105

(五)人工智能用于生物技术的必然性 107

二、无处不在:改变生活的生物技术……….. 109

(一)舌尖上的生物技术…………………. 110

(二)拯救生命的生物技术……………… 111

(三)缓解能源危机的生物技术……….. 114

(四)穿在身上的生物技术……………… 114

(五)永葆青春的生物技术……………… 115

三、关注当下:人工智能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场景 116

(一)基因测序……………………………… 116

(二)药物研发……………………………… 117

(三)生物“智”造……………………….. 118

(四)生物过程控制……………………….. 120

(五)人造生命……………………………… 120

四、展望未来:人类从“智人”进化到了“神人”么? 122

(一)全新的“造物时代”……………… 122

(二)未来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畅想 122

第六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之四——自动驾驶…. 127

一、历史由来:自动驾驶的前世今生……….. 128

(一)自动驾驶的起源(2004年以前) 128

(二)自动驾驶的孕育(2004年—2009年) 130

(三)自动驾驶的成长(2010年—2015年) 131

(四)自动驾驶的春天(2016年—2021年) 133

二、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全新认识自动驾驶 137

(一)自动驾驶汽车的构成和类型……. 138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原理与系统……. 142

(三)自动驾驶汽车的优势和挑战……. 145

三、关注当下: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场景 148

(一)自动驾驶卡车……………………….. 150

(二)自动驾驶出租车……………………. 150

(三)智能公交大巴……………………….. 150

(四)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151

四、展望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构想…. 153

(一)互联空间……………………………… 154

(二)远程控制……………………………… 155

(三)智慧道路……………………………… 155

(四)智能交通……………………………… 156

(五)智能出行……………………………… 157

节选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的计算模式。通过云计算,用户可以根据其业务快速申请或释放资源,并以按需支付的方式对所使用的资源付费,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通常情况下,云计算采用计算机集群构成数据中心,并以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按需购买云计算资源。
云计算与信息化制造、物联网、语义Web、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一起,构成了“云制造”。云制造的运行原理如下:首先,需要将各种制造资源与制造能力封装为云服务,这一过程称为制造资源的“接入”。根据不同的制造需求,云服务能够聚集形成制造云。在整个云制造体系的运转过程中,知识起到了核心支撑的作用。云制造体系能够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全生命周期集成,提供了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
(二)物联网
智能制造的首要任务是信息的处理与优化,工厂/车间内各种网络的互联互通则是基础与前提。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物联网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是一个由电子设备(如服务器、网关、路由器、计算机等)组成的虚拟信息世界,前者则是通过传感器、信息通信等技术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为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展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真实信息并对世界上的事物加以调控,也是其区别于现有互联网的特点。
(三)大数据
工业大数据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将催生工业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工业大数据无疑将成为未来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是目前全球工业转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012年,通用电气公司(GE)首次明确了“工业大数据”的概念,该概念主要关注工业装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机器数据。同年,麦肯锡的报告中给出的一个事实也颇为有趣,那就是在虚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工业界蕴含的数据总量反而是最大的。
据统计,制造业存储了比任何其他一种行业都多的海量数据——仅2010年,制造业就存储了将近2EB的新数据。工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而他们所控制的数据的体量、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激烈地爆发式发展。
(四)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泛指以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应用、业务及服务,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演进的结果。移动互联网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改变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五)高档数控装备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了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数控机床又称“工业母机”,在各工业发达国家被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具有高附加值,是价值链的高端,处于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包括超大型多轴复合机床、高速高精度制造装备、巨型重载制造装备、超精密制造装备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教材:走近人工智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