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朱筱新 李军/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朱筱新 李军

页数:25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3002869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公共选修课程教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认知规律,从中国传统文化溯源、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礼仪与社交礼俗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七个专题着手,深入分析和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及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精髓。全书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和价值阐发引导相统一,兼顾理论抽象与现实关注相统一,坚持史论结合和图片释读相统一,在内容和体例上力求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相统一,有益于帮助当代大学生乃至普通读者丰厚人文素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树立中国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朱筱新,浙江湖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学科带头人,兼任澳门科技大学访问教授、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等。在高校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文物与历史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文物与历史》《文物讲读历史》等论著。李军,山东邹平人,历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教学与研究,著有《中西文化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学科研究述评》《认识视角、叙事结构与教育价值:关于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等著作和文章。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溯源
第一节文化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精神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认知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生活
第一节纪时与历法
第二节绚丽多姿的传统服饰
第三节传统的家居和社会生活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
第一节书法与绘画
第二节乐舞与戏剧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四章中国传统建筑
第一节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二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第三节不同类型的中国传统建筑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五章中国传统节日
第一节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第二节中国汉族主要传统节日和文化
第三节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和文化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六章中国传统礼仪与社交礼俗
第一节“礼仪之邦”
第二节传统礼节
第三节社交礼俗
小结论
课后思考

第七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中国优秀传统教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论
课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极其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还留下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面貌,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既记录着5000多年社会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又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美好生活、艺术修养等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品质以及勇于探索创新、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魅力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内涵更是丰富且深刻,蕴含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德和精神风貌;它的表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或直观形象,或含蓄委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它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和重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内容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重要途径,即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有的源于人们对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共同认识,有的源于人们的企盼和追求,还有的源于人们的生活习俗。无论是哪种途径产生的传统文化,都代表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等的认识,既体现了人们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人格品质,又表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和睦、友善,更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主旨,具有指导后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应掌握的一个基本点。此外,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外来文化,其中包括外来宗教、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中华民族在接受和认同这些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从自己的传统文化出发,对这些外来文化进行改进、改造,使其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符合中华民族的观念、意识。在吸收、借鉴、改造这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使其最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特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朱筱新 李军/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9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