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清)惠士奇著;陈岘点校
页数:18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373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年自号半农人,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人,其家族自惠有声至惠周惕、惠士奇、惠栋四代传经,尤以易学闻名,堪称清代“吴派”学术的代表。惠士奇和惠栋父子虽均以易学名家,但惠士奇所作《易说》的学术旨趣却与惠栋专宗汉学的倾向迥异。《易说》并不拘泥于易例与家法,而喜旁引谶纬、道家、史事,并综合汉易、晋易、宋易诸说,以“实象”理论阐发易象与义理,是清代前期的易学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作者简介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年自号半农人,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人,其家族自惠有声至惠周惕、惠士奇、惠栋四代传经,尤以易学闻名,堪称清代“吴派”学术的代表。惠士奇和惠栋父子虽均以易学名家,但惠士奇所作《易说》的学术旨趣却与惠栋专宗汉学的倾向迥异。《易说》并不拘泥于易例与家法,而喜旁引谶纬、道家、史事,并综合汉易、晋易、宋易诸说,以“实象”理论阐发易象与义理,是清代前期的易学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点校者简介:
陈岘(1988—),山东淄博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曾点校整理《雕菰楼史学五种》《春秋左氏传补注》等著作多部,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惠士奇和惠栋父子虽均以易学名家,但惠士奇所作《易说》的学术旨趣却与惠栋专宗汉学的倾向迥异。《易说》并不拘泥于易例与家法,而喜旁引谶纬、道家、史事,并综合汉易、晋易、宋易诸说,以“实象”理论阐发易象与义理,是清代前期的易学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