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构建研究

封面

作者:欧宗启

页数:26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764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建构研究》围绕着壮族形象建构的问题,分析了历史文献、壮族口述作品、当代壮族历史书写、壮族英雄叙事、壮族山歌活动、文人书面文学、仪式活动、品牌创建活动、全球性交流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建构规律、建构特点,探讨了文化认同在壮族形象建构中的具体作用,总结了壮族形象建构活动的共性规则,为壮族形象的建构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建构研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壮族形象建构意识,促进壮族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壮族形象的建构研究提供了思想、思路、话语和方法等方面的启示。

作者简介

  欧宗启(1966年-),男,广西宾阳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论、文学理论、民间文艺学、生态美学、形象学,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南方文坛》《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历史文献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历史文献“他塑”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历史文献“他塑”壮族形象的实质
第三节 历史文献“他塑”壮族形象的当代启示

第二章 壮族口述作品的壮族“自塑”形象
第一节 壮族口述作品“自塑”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壮族口述作品“自塑”壮族形象的特点
第三节 壮族口述作品“自塑”壮族形象的当代启示

第三章 当代壮史书写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当代壮史书写所建构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当代壮史书写及其壮族形象建构的转型升级
第三节 当代壮史书写及其壮族形象建构的原则

第四章 文化认同与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精神性壮族形象建构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物质性壮族形象建构
第三节 新时代壮族形象建构的文化认同的再造

第五章 壮族英雄叙事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壮族英雄叙事所建构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壮族英雄叙事再出发所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壮族英雄叙事再出发的创作策略

第六章 山歌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外族人依据山歌活动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壮族人通过山歌活动所建构的壮族自我形象
第三节 新时代弘扬壮族山歌形象建构功能的策略

第七章 文人书面文学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黄佩华小说世界中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文人书面文学建构壮族形象的策略
第三节 文人书面文学建构壮族形象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

第八章 仪式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布洛陀祭祀仪式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二节 宁明骆越根祖祭祀仪式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三节 蚂祭祀仪式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四节 以仪式活动来建构壮族形象的共性规律

第九章 品牌创建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工农业产品品牌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的打造
第二节 文化品牌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的打造
第三节 地望品牌开发中壮族形象建构功能的打造
第四节 利用品牌创建来建构壮族形象的共同规律

第十章 全球视野的壮族形象建构
第一节 外国人以全球视野“他塑”的壮族形象
第二节 国内人以全球视野来推介“自塑”的壮族形象
第三节 壮族形象海外推介所面临的国际风险与挑战

第十一章 壮族形象建构的共性规则
第一节 原则性规则
第二节 操作性规则
第三节 理念性规则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建构研究》:  文化认同要想在物质性的壮族形象的建构活动中获得实现,离不开壮族人的思想与行动的支持,但这样的支持并非是随便的一声大呼就能获得的,它需要宣传、教育、动员、培训、落实之类的组织和引领工作来促进,因为未经组织的人,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是没有什么力量的,自然也就难以实施来自于任何建构主体的有利于壮族发展的文化认同。所以,建构者的文化认同要想在物质性的壮族形象建构中获得实现,还需要做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工作。  比如,现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发展战略,面向全体乡村,其战略内涵,也就是其文化认同的内涵,因而其文化认同的主体总体看是国家,具体看自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在壮乡的实施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运用该战略所蕴含的文化认同对壮乡进行改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自然同时也是对壮族形象的重塑过程。为了让这一实施过程顺利,必须要动员和组织广大的壮族民众参与,而且要求相关的动员和组织措施一定要有效才行,因为没有乡村的壮族人整体性的参与,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乡风文明建设、生态宜居建设,统统都会是落空的,而且毕竟只有他们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壮乡的实施主体。在目前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户单干的背景下,这种组织和引领就更加显得珍贵和必要了,而且相应的挑战性也更高了,因为习惯了分散的农户,要让他们乐意于听从号召来做些有益于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一旦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引领下,全体壮族乡民都接受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认同,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那么,乡村振兴战略才有望在壮乡得到实现,而壮乡的面貌和壮族的形象也才有望得到重塑。  不仅是这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就是做一件较小的当又需涉及多人的事情,如修村道、修村广场等,也是需要组织的引领的。这是许多物质性壮族形象建构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没有人或者机构组织和引领,很多物质性建构活动都没法开展起来。可见,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是相关主体的文化认同能够在物质性的壮族形象建构活动中获得实施和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 需要合理周全有效的落实措施  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只是文化认同能够在物质性的壮族形象建构活动中获得实施和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现实中与壮族相关的土地流转承包的失败、田园综合体经营的失败、乡村旅游的失败、乡村产业经营和特色小镇经营的失败等等,就客观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它们的失败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的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措施上存在着瑕疵,比如发展壮族乡村产业的时候只考虑行政逻辑而不考虑市场逻辑,只考虑生产而不考虑销售,以为到时产品自然会卖出去,结果到卖产品的时候才发现销售出现了问题,而由于事先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所以,解决起来也是相当的棘手,甚至就是束手无策,最后造成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这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措施不够有力、有效,办法不够多的现象,充分说明,物质性壮族形象建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有合理周全而又有效的措施做保障,否则,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了。  那么,合理周全有效的落实措施又来自哪里?这一方面来自他人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来自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和经营机构。别人有现成的成功实践经验,那么,可以向别人学习取经,当然也可以在总结自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合理周全有效的落实措施。另外就是向专业的研究机构、经营机构学习,这些机构因为在某个领域的研究和经营的时间比较长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了不少的积累,那么,带着自己的问题向他们讨教相关的经验,或者干脆将某项工作外包给他们来做,比如产品的品牌策划与运营这一块就可以交由专业的机构来做。为此,就需要相关的建构主体,要善于学习,还要有担当、敢干的精神,在掌握了合理周全有效的方法之后,就要积极行动起来,将之教给相关的壮族人,组织他们来落实。这样,所开展的相关物质性壮族形象建构活动才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多维视野的壮族形象构建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3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