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代毅[等]编著
页数:310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690315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科学健身, 体医融合, 以规避健身运动风险为目的, 作者结合自身长期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最新健身领域研究成果, 详细介绍了健身运动与营养、运动风险与运动损伤预防、健身运动的恢复方法、健身运动测量评价、不同群体健身理论与指导、健身方法指引等内容。
作者简介
代毅 运动生理学硕士,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适能与运动促进,大众健身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幼儿少儿及中老年运动促进健康理论与方法、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估等。主持完成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5项。在SCI来源期刊、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会、美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及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计30余篇。曾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作者)、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首届成都体育学院科研贡献奖三等奖。主编《健身理论与方法》及《走,健身去》等专著。
赖广益 临床医学硕士,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体医结合的相关研究。参与完成3项省部级项目,在SCI来源期刊、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美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上和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5篇。
邹姮婧 临床医学硕士,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体医结合的相关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
3项,在SCI来源期刊、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美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上和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10余篇。
李军汉 运动生理学博士,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与健康促进。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和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6项。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科学健身,体医融合,以规避健身运动风险为目的,作者结合自身长期的研究成果及第一外最新健身领域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健身运动与营养、运动风险与运动损伤预防、健身运动的恢复方法、健身运动测量评价、不同群体健身理论与指导、健身方法指引等内容。本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既可以作为体育学院学生的教材,又可以为广大健身爱好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健身训练的方法和指导。
目录
第一章 健身运动与健康
第二章 健身运动与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健身运动与骨骼肌
第二节 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系统
第三节 健身运动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第三章 健身运动与膳食营养
第一节 健身运动与营养
第二节 健身运动的营养特点
第三节 健身运动与合理膳食营养
第四节 健身运动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健身运动与营养膳食平衡
第四章 健身运动的科学性
第一节 科学健身的重要性
第二节 健身运动处方概述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第四节 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过程
第五节 儿童与青少年运动处方指南
第六节 老年人运动处方指南
第五章 健身运动的安全与损伤防治
第一节 健身运动的相关安全问题
第二节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
第三节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危险动作及修正方法
第四节 健身运动损伤
第五节 健身运动中常见损伤及疾病
第六章 健身运动的恢复方法
第一节 消除疲劳的途径
第二节 消除疲劳的方法
第三节 按摩恢复方法
第七章 健身运动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健身运动的分类
第二节 健身运动的方法与实践
第三节 身体功能训练
第八章 健身运动的效果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身体姿势评价方法
第二节 循环呼吸机能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三节 运动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四节 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五节 身体平衡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六节 感觉机能测量与评价方法
第九章 儿童及青少年健身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运动
第二节 儿童及青少年体适能训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