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中建
页数:198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16503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共12章,内容包括:中药材苗圃地的规划与建设、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花类中药材、根类中药材、根茎类中药材、果实类中药材、种子类中药材、皮类中药材、全草类中药材、药用菌类中药材、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材包装和贮藏等。
作者简介
陈中建。男,汉族, 196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蕲春人。先后在黄冈市农业局特产科、黄冈市禹王城区农技站、黄冈市农业局特产科、黄冈市农业局果茶公司工作,现任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黄冈市分校校长。2010年获得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2011获得年全省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2012年获得湖北省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北省农业厅优秀作品二等奖;2013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招生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神内基金农技推广获先进工作者。长期负责黄冈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教育;负责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黄冈市分校的体系建设;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等项目的实施工作;承担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材苗圃地的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中药材苗圃地选址
第二节 中药材苗圃地的规划与建设
第二章 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
第一节 间苗、定苗与补苗
第二节 中耕、培土与除草
第三节 施肥
第四节 灌溉与排水
第五节 打顶与摘蕾
第六节 整枝与修剪
第七节 支架
第八节 覆盖与遮阴
第三章 花类中药材
第一节 菊
第二节 忍冬
第四章 根类中药材
第一节 三七
第二节 当归
第三节 人参
第四节 丹参
第五节 膜荚黄芪
第六节 地黄
第五章 根茎类中药材
第一节 泽泻
第二节 川芎
第三节 黄连
第四节 天麻
第五节 白术
第六节 浙贝母
第七节 薯蓣
第八节 重楼
第九节 附子
第十节 续断
第六章 果实类中药材
第一节 枸杞
第二节 山茱萸
第三节 山楂
第四节 吴茱萸
第五节 酸橙
第六节 栝楼
第七节 五味子
第七章 种子类中药材
第一节 决明
第二节 草豆蔻
第八章 皮类中药材
第一节 杜仲
第二节 牡丹
第三节 黄皮树
第四节 厚朴
第九章 全草类中药材
第一节 绞股蓝
第二节 金钗石斛
第三节 薄荷
第四节 秦艽
第十章 药用菌类中药材
第一节 茯苓
第二节 赤芝
第十一章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中药材的病害
第二节 中药材的虫害
第三节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十二章 中药材包装和贮藏
第一节 中药材包装
第二节 中药材贮藏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中药材苗圃地选址
第二节 中药材苗圃地的规划与建设
第二章 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
第一节 间苗、定苗与补苗
第二节 中耕、培土与除草
第三节 施肥
第四节 灌溉与排水
第五节 打顶与摘蕾
第六节 整枝与修剪
第七节 支架
第八节 覆盖与遮阴
第三章 花类中药材
第一节 菊
第二节 忍冬
第四章 根类中药材
第一节 三七
第二节 当归
第三节 人参
第四节 丹参
第五节 膜荚黄芪
第六节 地黄
第五章 根茎类中药材
第一节 泽泻
第二节 川芎
第三节 黄连
第四节 天麻
第五节 白术
第六节 浙贝母
第七节 薯蓣
第八节 重楼
第九节 附子
第十节 续断
第六章 果实类中药材
第一节 枸杞
第二节 山茱萸
第三节 山楂
第四节 吴茱萸
第五节 酸橙
第六节 栝楼
第七节 五味子
第七章 种子类中药材
第一节 决明
第二节 草豆蔻
第八章 皮类中药材
第一节 杜仲
第二节 牡丹
第三节 黄皮树
第四节 厚朴
第九章 全草类中药材
第一节 绞股蓝
第二节 金钗石斛
第三节 薄荷
第四节 秦艽
第十章 药用菌类中药材
第一节 茯苓
第二节 赤芝
第十一章 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 中药材的病害
第二节 中药材的虫害
第三节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十二章 中药材包装和贮藏
第一节 中药材包装
第二节 中药材贮藏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