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封面

作者:杨丽

页数:227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63065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是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复校以来,对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南开精神传承与发扬的一次生动而全面的展示。  《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共分为九章,从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思想、校园文化、课程体系、教师培养、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家校联动以及国际化品牌建设这九大方面来对学校进行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一方面,展现复校以来师生的辛勤努力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过去的总结,表现对未来的期许,鼓励师生在进行素质教育,培育综合人才方面进行不懈的奋斗与努力。

作者简介

  杨丽,高级教师,天津生态城南开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天津市英语特长生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等称号。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投身各项教科研课题研究,撰写多篇论文并获得全国、天津市一二三等奖。

目录

绪论 以“公能”教育为主线,构建教育生态下“中和”管理思想体系

第一章 承袭南开“公能”教育的思想精髓
第一节 南开“公能”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公能”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三节 “公能”教育的时代新义
第四节 薪火相传,构建“中和”管理思想体系

第二章 “中和”管理思想的确立
第一节 “中和”管理思想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和”管理思想的提出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和”管理思想的教育理念阐释
第四节 “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中和”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的创新

第三章 打造“中和”管理思想引领下的公能校园文化
第一节 以“公能”教育为依托,达成“中和”管理的“四个目标”
第二节 用“中和”管理思想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第三节 营造具有“中和”管理思想的环境文化建设
第四节 学校制度建设是“中和”管理思想的体现
第五节 用“中和”管理思想打造学校多元文化氛围

第四章 构建“中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公能课程
第一节 “中和”管理思想与公能课程
第二节 解读公能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用“中和”管理思想构建学校公能课程体系
第四节 建设具有“中和”管理思想的公能特色课程

第五章 用“中和”管理思想培养“公能好教师”
第一节 传承南开教师精神,造就新现代教师
第二节 打造以仁爱为怀,以服务为旨的“大我教师”
第三节 培养超越自我,不断进取的“公能好教师”
第四节 以具有“中和”管理思想的中药文化寓有品位的南开人

第六章 实施具有“中和”管理思想的公能课堂教学
第一节 挖掘南开小学创建初期的设计教学法实验思想
第二节 “中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双主”教学法探索
第三节 探索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教学模式
第四节 实施有“中和”管理思想的学校特色评价体系和策略

第七章 以“中和”管理思想培育全面发展的“公能好少年”
第一节 “允公允能、公能兼备”是核心素养教育之根
第二节 “中和”管理是新时代南开系列学校全面特色育人的有效保障
第三节 “中和”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德育体现在学生爱国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
第四节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求和创新能力
第五节 传承南开崇武尚美精神,培养健康有素养的学生
第六节 “中和”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学生劳动生活素质的培养

第八章 开启“中和”管理思想影响下的家校联动模式
第一节 传承南开“内外并举”的合作育人思想
第二节 构建家校合作的管理育人模式
第三节 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做好学做融合
第四节 用“中和”管理思想确立开门办学的策略

第九章 用“中和”管理思想建设学校国际化品牌
第一节 传承南开“公能”精神,解读其中蕴含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中和”管理思想的世界眼光和现代思维
第三节 “中和”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品牌建设
第四节 增进对国际文化的认知,担负新时代伟大复兴使命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生态管理强调平等与相互尊重,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占有绝对不可撼动的高地位,班级管理的任何事务都以班主任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是纯粹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这造成了教师工作累,学生自主性得不到发挥的不良后果。班主任首先应确立的观念就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建立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1.制定制度时的平等。班集体成立之初,班主任向全班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充分认识班主任。同时班主任应了解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向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介绍学生行为规范,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开学一个星期后,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小学集体生活,对上课、下课纪律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班主任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制定班规,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说出至少一条班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学生的意见制定出班规。班规面向的对象是班里全体学生,每位学生都受班规约束。因此制定班规时,应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将全班学生都纳入班规的制定者范畴内,摒弃班主任一人独断的情况。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全班学生都是班规的制定者,因此每位学生也都是监督者,当班里出现违反班规的情况时,其他学生会主动指正。学生和班主任共同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实现了师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平等。  制定班级制度时的“师生平等”是一种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如果班主任不进行任何判断便完全以学生意见为标准,那么很可能会出现过严或过松两种极端,班主任应该合理询问学生的想法,参考学生的意见,从教师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进行判断,带领学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班规,从而提高班级的生态管理效率。班规制定完毕后,班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样处于平等的地位,作为教师,也应该自觉遵守班规,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增强学生对班规和班主任的信服心理。  2.课堂上的平等。班级管理不仅仅存在于课下,课上也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战地。当前教育界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拒绝填鸭式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过分以教师身份自居,进行灌输式教学是行不通的,这样不仅使课堂失去色彩,同时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课下平等、课上专制不可能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达不到生态管理的平等要求。教师在课上要正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年轻教师为了完整完成教学设计、避免节外生枝,很容易把课上成一言堂,忽略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师道尊严”。生态管理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表达空间。备课和上课都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学生活动而不是教师表演,教师应保证学生活动占到一节课的三分之二。  (二)构建以积分卡为中介的相互关系  班级生态管理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富有激励性和竞争性的相互关系,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物质性的激励效果更好,因此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以学校公能积分制度为指导,选择以积分卡作为班级生态管理的中介。  1.小组竞争关系。全班按照座位分为四组,每天放学时进行评比,获胜一组每人获得一个积分。评价维度广泛,包括:课上的坐姿、听讲情况、举手回答问题情况;课间纪律情况;卫生情况;完成作业情况。黑板上显示的各小组分数能够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激励学生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小组能够胜出。当老师表扬其中一组时,四组学生在接下来的表现都会比之前有明显进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和管理思想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