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封面

作者:范秋潮著

页数:253页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760106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从写作教师自我发现入手,分四个部分阐明如何启迪学生通过写作发现自我:
1.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写作教师的个人意会作为。
2.本书提出教师应向内挖掘与本学科相关的生活经验,向外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在教学中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调动学生写作内驱力。
3.构建自成系统的写作系列命题。
4.运用皮亚杰“心理格局”说,构建个性化习作点评策略。

作者简介

范秋潮,浙江苍南人,现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导。从事“写作”“外国文学”和“中小学生作文辅导”等课程教学工作,同时在课余时间实验性地探究辅导中小学生写作长达二十余年,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成就。
曾在《福建论坛》《闽南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其中《皮亚杰“心理格局”说对儿童写作思维训练的启发》和《写作教师个人意会作为探微》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目前从事外国文学和学科教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书特色

1.名家作序:孙绍振教授倾情作序。
2.理论扎实:在本书中范秋潮老师不着痕迹地提出贴近自我的理念,把贴近自我和贴近生活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在理论上更全面,很具操作性。
3.实践具体,例文生动:作者以自身具体的实践、系统的命题和动人的例文,阐释作文实践智慧,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推荐篇目:
1.序
2.重建写作教师的教学自信心
3.由习作点评想到中小学生作文模式化问题

目录

序 写作课是手工业,关键在立人001

/第一课/ 踏上教师的自我发现之旅

第一讲 写作教师的自我认识005

一、我是如何长大的——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005

二、重建写作教师的教学自信心014

第二讲 写作教师的个人意会作为015

一、明确写作教学知识的独特性016

二、个人意会作为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体现018

三、构建自己的写作教学风格031

第三讲 写作教师的自律033

一、自觉守护儿童特有的心灵世界033

二、尊重家长的家庭教育观034

三、负起写作课堂教学责任035

/第二课/ 启发学生发现自我

第一讲 以威信促进学生积极表现自我040

一、现代教育语境下教师威信的尴尬处境040

二、波兰尼“信念科学知识观”对重建教师威信的启示043

三、责任与爱心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048

第二讲 以命题启迪学生发现自我

——自传课程理论对命题设计的启示049

一、命题设计是教师内在生活经验的研炼050

二、合理命题的预期效果053

三、以教材为依托的命题设计举隅055

/第三课/ 自传课程理论背景下的系列命题设计举例

——写作教学材料的构成

第一讲 第一类命题——认识你自己071

一、《悦纳自己》(命题)072

二、“听前辈讲故事——寻找家族的根”(话题)074

三、《受罚》(命题)077

四、“我家的家风”(话题)081

五、《这件事使我认识了自己》(命题)091

六、《写作是自我的发现》(命题)097

第二讲 第二类命题——认识他人104

一、《面对纠纷》(命题)106

二、《弱者的故事》(命题)117

三、《我想要兄弟姐妹》或《我不想要兄弟姐妹》

  (选择性命题)124

四、《在陌生人中》(命题)132

五、《做客》(命题)138

六、《红包的故事》(命题)146

第三讲 第三类命题——认识大自然151

一、“观察不尽的校园”(话题)152

二、“一个孩子的乡土情结”(话题)158

三、“在异乡”(话题)165

/第四课/ 构建个性化的习作点评教学策略

第一讲 皮亚杰的“心理格局”说对习作点评的启发176

一、皮亚杰“心理格局”说的基本原理176

二、良性的习作点评“学习场”能促进儿童积极思维177

第二讲 习作点评的教学案例举隅181

一、一个“顺应型”的案例182

二、一个“同化型”的案例202

三、不同类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及教学的指导策略209

第三讲 由习作点评想到中小学生作文模式化问题219

一、中小学生作文令人担忧的模式化倾向219

二、小学作文模式化倾向探因235

三、小学生模式化作文的危害及对策239

后 记253

节选

重建写作教师的教学自信心 写作教师自我认识的第二个步骤是重建自信心。
关于一般人如何建立自信,现代心理学书籍可以说汗牛充栋,这里不须赘述。我们这里只谈一个小学作文教师如何重建自信心,我指的是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写作教学自信心。
近些年来,对中小学作文教学批评的声音甚多。日前,北大教授、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甚至说:“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线崩溃……”g由于高考的敏感性,批评的声音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中学的作文教学领域。但业内人士都明白,对一个学生来说,小学作文基础更重要,不仅文从字顺这样的作文基本功由小学奠定,而且小学阶段更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甚至健全的人格精神。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许多与写作有间接关系的潜能在小学阶段更易于挖掘、训练。那么,我们小学作文教学也“崩溃”了吗?小学作文教师失掉了自信心吗?我没作科学调查,也很难有精确的答案。但是,我们不必讳言,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对写作教学无从下手,它不像语文课文的教学,教材、教参及教学法都比较稳定成熟。至于写作,虽然也有些实验性的教材,但在科学化上远不如课本。课外自然有各种文章作法、写作学、写作教育史之类的书,但大多数小学老师觉得侧重于理论的书太空泛,不能运用自如;而对一些侧重于技巧、模式的书,老师们又觉得写作这东西照搬模式,难以接受;还有些老师甚至无法耐下性子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写作方面的专著。也许,这类感觉、这种状况已经显露出写作教师的一些问题:虽然我们一些老师教了几年、十几年的语文,但在头脑中并无关于写作教学的框架体系,这种框架体系应该是每个教师自己探索出来的。这就使我们陷入一种悖论:作为教师,我们深深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写作(除了少数实用文体)不能就几种模子套进去,文章的价值在于其创造性,即体现作者自己独有的思考发现,而作为深感无助的写作教师,又非常渴望有一种很方便,拿来就可以用的写作教学方法。
其实,只有我们每个写作教师头脑中都具备一个有关写作教学的知识框架作为立足点,才能真正理解、领悟吸收或批判消解他人的写作理论或写作教学模式。所以问题似乎又绕了回来,我们每个小学作文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写作教学的知识框架吗?当然能!我认为,一旦意识到你的所有过去,你的成长历程就是你作为写作教师独有的财富、资本,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写作教学观念及风格,重建自信心。我们知道,任何特定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根基问题,而发现一个独特的自我,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就是一个写作教师教学知识框架的根基。在这个根基上再去吸收外在的营养,用你发现的这个“自我”去重新观照你接触的与写作教学有关的任何信息:写作课程理论和能提高你综合素质的任何其他书籍、学生及其习作、周边的人和事及大自然……这一切在你的“自我”观照下也许都变得富有意味并由此构成一个小学作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正如心理学家最初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往往是自己的心理一样,一个小学作文教师能在脑海里再现自己的成长历程,当他站在讲台上,不仅能散发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他的讲课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正如屠格涅夫笔下那位“语言的巨人”罗亭那样,懂得如何拨动听众的心弦:“……每一句话都好像那样直接地从他的心里迸发出来,洋溢着信心的全部热情。罗亭掌握一个大概是最高的秘诀——雄辩的音调。在拨动一些人的心弦的同时,他善于不明显地使所有人的心弦都颤动起来,发出响声。”h一个小学作文教师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有这样的信心,课堂语言有这样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照亮生命的写作课:启迪学生发现自我的作文实践智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