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

封面

作者:易宗容,文平,李成贤主编

页数:217页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84320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围绕养猪企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结合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岗位工作过程设置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由6个章节和11个实训构成,具体内容包括后备种猪舍的管理、公猪舍管理、配怀舍的管理、分娩舍的管理、保育舍的管理、育肥猪舍的管理。《现代养猪生产技术》选取的内容保证实用、适用和够用。《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基层畜牧人员、养猪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以及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易宗容,农业推广硕士,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副教授,先后担任了《配合饲料加工与质量分析》《肉兔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动物生产技术》等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8篇,副主编、参编高职教材多部。

目录

项目一 后备种猪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后备种猪的筛选

二、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

三、后备种猪舍的工作要点

实操训练

实训 猪的品种识别

拓展知识

知识点 后备种猪品种介绍

项目思考

项目二 公猪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种公猪的选种与利用

二、公猪的饲养程序

三、青年公猪的调教

四、精液采集、品质检查、稀释与分装储存

五、精液运输

实操训练

实训一 种公猪的外貌鉴定

实训二 种公猪的采精与精液处理

拓展知识

知识点一 内三元与外三元杂交猪

知识点二 种公猪的生殖器官

知识点三 影响精子生存的外界因素

知识点四 公猪精液稀释液的成分与精液稀释粉

项目思考

项目三 配怀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配怀舍技术指标和目标原则

二、配怀舍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

三、配怀舍工作程序和种猪体况检测

四、母猪的发情鉴定

五、母猪的配种管理

六、人工授精技术

七、种母猪妊娠检查

八、配种问题猪处理

九、配怀舍的饲喂操作模式

十、配怀舍饲喂操作技术

十一、配怀舍饮水管理

实操训练

实训一 预产期计算

实训二 发情鉴定

实训三 妊娠诊断

拓展知识

知识点一 同期发情技术

知识点二 胚胎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项目思考

项目四 分娩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分娩舍环境设备管理

二、分娩舍母猪管理

三、分娩舍仔猪管理

实操训练

实训一 母猪临产诊断与接产

实训二 母猪绝育术

实训三 猪耳号的编制

拓展知识

知识点一 母猪的泌乳和营养需要

知识点二 铁对仔猪健康的重要性

知识点三 猪的去势

项目思考

项目五 保育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保育舍工作要点

二、进猪前的准备

三、猪群转入

四、保育舍环境控制

五、保育舍饲养管理

六、保育舍常见问题的处理

实操训练

实训一 保育舍猪的日常管理

实训二 保育舍猪的日常保健

拓展知识

知识点 保育仔猪的特点

项目思考

项目六 育肥舍管理

管理要点

饲养目标

第一知识

一、肥育猪生长发育规律

二、影响猪肥育的因素

三、育肥猪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

四、猪肉品质的评价

实操训练

实训 猪肉品质测定

拓展知识

知识点一 猪肉安全生产管理

知识点二 养猪场粪污处理技术

项目思考

附录

附录一 NY/T 1568—2007《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

附录二 GB/T 17824.1—2008《规模猪场建设》

附录三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附录四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第二版)

参考文献

节选

一、后备种猪的筛选
后备母猪,就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养猪生产中,需不断更新母猪,即在淘汰年老体弱、发情迟缓、泌乳能力差及有繁殖障碍母猪的同时,及时挑选优质良种后备母猪补充生产。在养猪实践中,挑选后备母猪技术性很强,贯穿其生长发育全过程,要依据其父母、同胞和自身的各种综合性能及表现进行全面考察。
1.选种时间
后备母猪的选择大多是分阶段进行的。
2月龄选择:2月龄选择是窝选,就是在双亲性能优良、窝产仔猪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而均匀、同窝仔猪无遗传疾患的一窝仔猪中选择。2月龄选择时由于猪的体重小,容易发生选择错误,所以选留数目较多,一般为需要量的2-3倍。 4月龄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体形外貌及外生殖器有缺陷的个体。这一阶段淘汰的比例较小。 6月龄选择:根据6月龄时后备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同胞的生长和发育及胴体性状的测定成绩进行选择,淘汰那些本身发育差、体形外貌差的个体以及同胞测定成绩差的个体。 初配时的选择:此时是后备母猪的最后一次选择,淘汰那些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候不明显以及长期不发情的个体。
2.系谱选择
看母系后备母猪必须来自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奶窝重较高的良种经产母猪,以选留2~5胎母猪的后代为宜。后备母猪的父母本应具备生产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饲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3.同胞选择
看同胞同窝仔猪发育好,整齐度高,个体差异小,同胞中无疝气、隐睾、瞎乳、脱肛等遗传缺陷。
4.优质后备母猪生产性能标准
外形(毛色、头形、耳形、体形等)符合本品种的标准,且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体形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有效乳头应在7对以上(瘦肉型猪种6对以上),排列整齐,间距适中,分布均匀,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和副乳头;生殖器发育良好,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形状正常;出生重在1.5kg以上,28日龄断奶体重达8kg,70日龄体重达30kg,且膘体适中,不过肥也不太瘦。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乳体重大的高产母猪的后代,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如阴户发育较好,配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征候明显。在初配前再进行一次筛选,繁殖器官发育不理想、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现象不明显的母猪应及时予以淘汰。
5.后备母猪选择的其他标准
(1)生长情况:
选择同窝猪中生长速度快的猪只。
生长速度快的母猪可以拥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生长速度慢的母猪可能出现发情延迟的现象,并且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问题较多。
(2)背膘
背膘厚度对于后备母猪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对于良种猪群,通过《联邦国家猪群改进指导方针》获得合适的测量和调整标准。
特定猪场的推荐背膘厚度会根据遗传、环境和终端市场的需求而改变。
6.“完美”的后备母猪(和上面第4点有重复)
“完美”的后备母猪同它的同伴比起来,它拥有粗壮的四肢和宽厚的蹄部、较长的躯干、平直的背腰、优美的肌肉曲线、乳头在腹线两侧均匀整齐的排列、阴户大小适中、位置恰当,并且它的生长速度在它的同伴中处于中上水平。综合这些因素,这头母猪可以被认为具有稳定的繁殖潜力。
7.理想的母猪具备的条件
(1)理想的母猪拥有丰满的臀部;
(2)很容易站立和卧下;
(3)走动时非常流畅,在对关节的持续压迫下不容易出现关节炎和关节的僵硬的症状。
(4)在繁殖母猪群中很可能保留比较长的周期。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养猪生产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2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