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一帆,徐小庆 编著
页数:414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2163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研究概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开展的几次大规划调查研究活动。
目录
第一章 调查研究概述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发展简介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学科基础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学习和应用
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六节 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依据
第三节 调查研究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
第四节 调查研究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施新举措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选题的确定
第二节 方案的确定
第三节 组织和实施
第四节 统计分析
第四章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问卷法
第二节 访谈法
第三节 观察法
第四节 文献法
第五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类型
第二节 调查报告撰写的原则和技巧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第五节 参考例文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调查研究
第二节 列宁与调查研究
第七章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调查研究
第一节 毛泽东论调查研究
第二节 邓小平论调查研究
第三节 江泽民论调查研究
第四节 胡锦涛论调查研究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开展的几次大规模调查研究活动
第一节 八大前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围绕解决大跃进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围绕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开展调查研究
第四节 十四大前后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展调查研究
……
第九章 调查研究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十章 调查研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 调查研究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第十二章 调查研究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三章 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调查研究概述
科学是人对客观事实的准确把握,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一般来讲,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把握,研究的是“物与物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剔除了人的主观色彩和价值判断因素。社会科学则是对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运动规律的把握,研究的是“人与人或人与物的关系”;由于人参与到被研究对象中来,而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比自然科学的研究更难以捉摸;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和价值关怀,也就是说,它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所以,作为一种科学,社会科学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受到主观性和价值观的过多干扰,使其在研究中尽量保持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并使自己的主观理性真实地反映和把握客观实在。斯宾诺莎在政治学研究中很注重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他说:“为了把人们通常在数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客观态度运用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我十分注意避免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嘲笑、表示叹惋,或给予诅咒,而是力图取得真正的理解。”事实上,纵观社会科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不难发现引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时,客观的态度和客观的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相对客观的结果。科学的认识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已有的并且是经过检验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一种本质的认识。科学认识,离不开对社会信息准确及时的搜集和处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对社会运行进行科学预测,对社会管理进行正确决策,对社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社会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成败得失来看,可以说,社会科学之所以能称为一门科学,调查研究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人们注重从调查研究中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人类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才更加深刻、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