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礼茂
页数:292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011588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与早期运作研究:1896-1911》阐述盛宣怀创立中国通商银行的缘起、酝酿、上奏及奉旨开办等活动历程,展现中国通商银行创立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揭示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股和户部存款,并通过中国通商银行所制定的几个章程,考察其规章制度;分析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的业务活动,以及各分行的次第开设和业务的展开;剖析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天津和镇江三个分行的亏损情况、其他分行的微弱获利、总行所遭受的两次金融案、总行虚本实利的情况,以及该行被改组或合并的几次动议;阐述盛宣怀为扭转亏损所采取的银行人事和业务方面的整顿措施,以及中国通商银行业务经营的逐渐复原和虚本实利情况的好转。
作者简介
陈礼茂,1972年生,湖北武汉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全面抗战时期金融机构内迁研究”。在《史林》《安徽史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作者大量利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中国通商业银行档案,论述中国通商银行创立及在早期运作的历史情况,由于这些材料大量来源于未刊档案,且大多系抢先发售使用,因此内容比较新颖,具有一定的史料留存价值。
目录
一、学术史回顾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
第一节 盛宣怀开办中国通商银行的缘起
一、“借用本国民债”
二、“因中外条陈开设官银行”
三、“因铁路不能不办银行”
第二节 盛宣怀奏请开设中国通商银行始末
一、酝酿开设银行
二、奏请开设银行
三、奉旨开办银行
第三节 中国通商银行创立过程中的曲折
一、华俄道胜银行的阻挠
二、总理衙门和御史管廷献的驳诘
三、潜在的阻力:以张之洞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初的资金来源、章程制度和人员组织状况
第一节 开办资本和资金来源
一、商股
二、户部存款
第二节 章程制度
一、《中国通商银行大概章程》的产生及其特点
二、《中国通商银行总董条例》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通商银行分行大概章程》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
四、《中国通商银行总行与分行合同议据》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人员组织状况
一、总行总董
二、总行大班
三、分行分董
四、分行大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通商银行开办之初业务的开展
第一节 总行业务的开展
第二节 各分行的陆续开设及其初期之业务状况
一、盛宣怀对设立分行的认识和打算
二、各分行之开设及初期业务之状况
三、分行中所存问题
第三节 盛宣怀为中国通商银行初期业务开创条件
一、争取外债款项的经理权
二、争取各省关的款项往来
三、电报费方面的优惠
第四节 中国通商银行初期业务之绩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通商银行的亏损与“虚本实利”
第一节 京、津分行的亏损与债务纠葛
一、庚子事变与京、津分行的受损
二、武卫中军饷银的偿还
三、天津分行大班梁绍祥的亏空和津案的诉讼
四、津行的债务纠葛
五、京、津分行的重建与债务的清理
第二节 镇江分行经理人尹稚山亏蚀案
一、尹稚山对镇江关款的亏蚀
二、盛宣怀对镇江关款的赔偿措施
第三节 其他分行的亏损或微弱获利
第四节 总行遭遇的两个金融案
一、韩祝三倒骗总行巨款案
二、日本人伪造中国通商银行钞票案
第五节 中国通商银行的“虚本实利”状况
第六节 中国通商银行被改组或合并的几次动议
一、商股和部款被改拨萍乡煤矿和汉阳铁厂之议
二、法、奥合并中国通商银行之图谋
三、中国通商银行与户部合办之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通商银行的整饬与业务经营的逐渐复原
第一节 总行总董和华大班的变更
第二节 推广存款
第三节 重视押款
第四节 收歇分行
第五节 节省经费
一、减发官利
二、裁减洋员的费用
第六节 中国通商银行业务经营的逐渐复原
本章小结
结论
中国通商银行(1896-1911)大事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