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经学(第六辑)

封面

作者:邓秉元主编

页数:291页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081674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各文, 如《孔子之前的儒家世界》揭示何为“经学”视野及与“哲学”视野之不同, 并以此为基础指出当如何研究孔子以前的儒家世界、如何从经学出发看待神话, 实际上在建立中国经学自身的话语和理论体系 ; 《“章句之儒”的“至情至性” —— 说黄侃, 兼及“章黄之学”的另一向度》则分析了作为“小学”大师的另一个面向, 即个体的“性情”未必与其学术完全一致, 同时也涉及章太炎、黄侃师徒性情之差异 ; 等等, 均有很高的学术质量。

作者简介

邓秉元,原名邓志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学、经学史、思想史,著有《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新文化运动百年祭》、《孟子章句讲疏》、《周易义疏》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一百多年来,随着西力东移与西学东渐,经学遭到国人蔑弃,仅仅成为新的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的历史研究的对象。由此造成的蕞大的后果之一,则是中国文化自身的失语,中国文化失去了表达自身的能力。几年前,中国学术界重提有关“中国有无哲学”的话题,便是这一失语仍在延续的一个表征。
经学的失语首先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意识。潜藏在晚清以来古今中西争论背景之后的,其实是建立在经学体系之上的传统学术无法在短期接纳西学,从而引起的文化上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在国力不振之际表现为文化上的盲目自戕,在国力稍苏之时则表现为观念上的盲目自大。如何摆脱这两种盲目状态,有赖于从学理上改造经学的历史形态,使之在现代重现焕发生机。这是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绝非如时下所谓儒学在大陆的复兴,更多地只是一种立场上的自我宣示。其尤下者,则把经学重新打造成一种宗教式的意识形态,只许信仰,不许质疑,这不利于时下中国文化的重建。
经学的缺位还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的历史理解。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主义逐渐在中国思想界甚嚣尘上。反映在人文领域,则是以科学派新史学为中心的整理国故运动以及种种以论代史、自命科学的历史研究。这些研究尽管不无所见,但总的来说用一套与原有知识系统相异的理论或方法对经学加以剪裁,扭曲了经学自身的表述逻辑,妨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理解。因此,即便只是正本清源,也同样需要加深对传统经学的研究。

目录

目録

學術遺札

朱光潛《詩論》審查意見書吴宓秦燕春附識/1

答戴鴻才研究生王蘧常郭建中整理/5

經學歷史

孔子之前的儒家世界楊儒賓/8

朱熹之氣化論

——從易學的角度看吴寧/55

王學末流考論[日]山本正一撰廖明飛譯/70

新輯毛奇齡佚文佚詩考釋胡春麗/93

皮錫瑞駁杜預《集解》之非

——圍繞五十凡例的理解黎漢基/103

“章句之儒”的“至情至性”

——説黄侃,兼及“章黄之學”的另一向度秦燕春/129

古典新詮

古本《老子》校讀釋·《道經》一

——四十五至五十一章劉志荣/174

《孟子·萬章上》講疏鄧秉元/191

圓桌會談

文明的法理陳强/241

身體與禮儀

——容禮學導論張德付/255

序跋

《薛學潛著作集》序張文江/271

編後記/287

稿約/290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经学(第六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