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代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封面

作者:张家勇

页数:12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720040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高考和中考两大部分,分别总结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代表性国家的高考和中考改革基本经验,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改革的历史脉络,提出了新时代深化高考和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其中包括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举措。如建议让高考选考科目回归全国统一考试与语数外统筹安排;让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成为“硬标准”;设置更多升学通道,减轻统一高考的竞争压力;健全考试招生申诉体制机制,为有申诉需求的考生及家长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和指导,等等。

作者简介

张家勇,安徽省金寨县人,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9—2004年先后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任教师,1999—2001年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研究人员,先后出访吉尔吉斯、英国、泰国、日本、美国等国。曾任中华教育改进社副理事长、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客座教授,现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教育政策研究,出版专著《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研究》《国际视野下的通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等,主持完成guojiaji省部级课题研究7项,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及服务决策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2013—2014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起草、论证和解读等工作。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节 改革需要创新决策体制机制
第二节 改革需要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第三节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背景和内容框架
第二编 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章 日本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大学考试招生实现多样化、多元化和自主化
第二节 专业机构考试服务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和效率化
第三节 政府管理服务大纲化、弹性化和基准化
第四节 审议会政策调研审议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第二章 美国高考招生制度
第一节 考试评价内容综合全面
第二节 招生录取制度灵活实用
第三节 SAT考试改革新动向
第三章 英德印法等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德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三节 法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四节 芬兰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五节 韩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六节 印度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七节 英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四章 国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述评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改革历史回顾
第一节 考试标准化改革
第二节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第三节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第四节 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第五节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改革
第六章 新高考改革的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新高考改革取得新进展
第二节 新高考改革面临新挑战
第三节 新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第三编 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第七章 美国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美国中等教育概况
第二节 关国现行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三节 美国高中入学考试改革走向
第八章 日本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日本高中阶段教育概况
第二节 日本现行高中学校考试制度
第三节 日本现行高中学校招生制度
第四节 日本高中学校考试招生监管制度
第九章 印度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印度中等教育概况
第二节 印度现行高中学校考试制度
第三节 印度现行高中学校招生制度
第十章 英国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第一节 英国中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英国中学考试制度演变
第三节 英国现行高中学校考试制度
第四节 英国现行高中学校招生制度
第五节 英国GCSE改革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第十一章 国外高中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经验总结
第一节 国外高中学校入学考试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国外高中学校招生的基本经验
第十二章 我国部分省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一节 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二节 上海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三节 浙江省中考改革方案
第四节 广东省中考改革方案
第五节 深圳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六节 四川省中考改革方案
第七节 成都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八节 山东省中考改革方案
第九节 青岛市中考改革方案
第十节 我国新中考改革综述
第十三章 新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社会化考试评价制度
第二节 建立多元化招生录取制度
第三节 建立法治化监督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文部科学省对大学考试招生录取标准有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具有准法律性质的强制力。但是,各大学或学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使命、课程特色、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小论文、面试、讲演、调查书、校长推荐书、实践技能测试、外语听力等个性化多样化选拔标准和方式,以《高中学习指导要项》为范围,重点考查考生学习能力、对大学教育适应性,以及入学动机、专业兴趣等。日本私立大学考试招生标准更是五花八门:部分私立大学依据中心考试成绩判定考生是否合格,部分私立大学依据个别学力检查和中心考试成绩综合判定,也有部分私立大学同时采用两种方式,部分私立大学甚至同一学科也采取A日程或B日程等多种选拔方式,还有部分私立大学以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力检查中成绩更高的一种进行判定。通常,日本各大学要求考生报考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入学资格认定书(各校自定样式)、所在学校教育12年课程证明、所在学校成绩证明书或调查书、毕业证明书或预计毕业证明书、所在学校教育内容等证明材料(含学校规则、课程安排、修业年限、授课时间、授课科目、必修学分等),书面申请材料由各学部负责审查,记录考生在高中阶段各方面表现的调查书是选拔时的重要参考。
就一般入学考试而言,文部科学省没有统一规定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力检查的组合方式,大学自主决定是否利用、如何利用中心考试,自主决定两次考试学科及科目、得分在综合分中的比重。例如东京大学中心考试占25%,个别学力检查占75%;大阪大学中心考试占35%,个别学力检查占65%;庆应义塾大学自己举行入学考试,不利用中心考试。绝大多数国公立大学规定考生必须参加中心考试 5学科 7科目的考试,国公立大学要求参加5学科的大学133所,占82.6%;学部446个,占80.8%。同一大学不同学部利用中心考试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考生只需选择自己报考的大学和学部指定学科、科目参加考试即可,绝大多数大学只认可当年中心考试成绩。就个别学力检查而言,各大学及学部自行确定学科科目,一般情况是:文科系从日语、外语、数学选2科目,从地理历史或公民、理科选1 科目;理科系从日语、外语、数学选2科目,从地理历史或公民、理科选2 科目。文科系要求考3学科的主流是英日必考,再从地理历史或公民、数学中选1学科;如果要求2学科,则考英日2学科,或英语加其他1学科,或任意2学科。理科系要求考3学科主流是考英语、数学和理科;如果是2学科,主流是英语和数学或英语和理科。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代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