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清)徐与乔 评辑(清)潘椿 重订韩艳秋
页数:38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01820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史汉初学辨体》原编选者为明末清初学者徐与乔。徐与乔,字扬贡,号退山,昆山人,是明清之际在文化目前较有名的昆山徐氏家族的成员,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史汉初学辨体》是他所编《经史辨体》中的史学部分,选录《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部分篇章辑成,后经清人潘椿重新修订,眉批、夹批基本略去,选择和保留部分篇后总评语。从所选文章来看,其中既有传统名篇,也有选者只眼独具特别择出的篇章,篇目的选择,本身已反映出选者的观点,每一篇中又圈点精华,并在篇末杂采诸家评述,对选文的宗旨、考信、文法等给以精微阐发,徐与乔自己也多有评点,精见迭出。
作者简介
徐与乔,生卒年不详,字扬贡,号退山,昆山人,是明清之际在文化史上较著名的昆山徐氏家族的成员,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十八年成进士,以奏销案诖误免官,不自辩,少从朱集璜游,肆力经史,每读一书,必参互考订,通以训诂,丝分缕析而后生,弃官后,杜门著述终其身,卒年72。
潘椿,生卒年不详,自称“古虞”,则潘氏或为晋人。
韩艳秋,女, 1973年8月22日出生,陕西西安市人。哲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讲师。硕士阶段(2003.9─2006.7)在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学习,师从方光华老师,专业方向为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人之追问——论南宗禅初期思想发展的两种思路及其现代心理学意义》。博士阶段(2007.9─2010.7)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系学习,师从丁为祥老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专业方向为汉唐哲学,佛教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天台智顗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史记》入门书、《史记》研究者、一般古典文化爱好者、大中专学生、历史文献学专业学生、古籍整理爱好者。“《史记》选本丛书”是由渭南师范学院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主编,择取古今中外对《史记》进行注疏、解读和编选的较好底本,汇集而成。第二辑包括《史记治要??文章正宗??古文翼》、《史记综芬》、《史汉文统??史记统》、《史汉初学辨体》、《史记汇纂》、《史记别钞》、《史记今释》、《史记英选》、《读史管见》、《史记十传纂评》、《史记钞》、《史记》(胡怀琛 选评)、《史记选》(青木五郎 选评)、《史记选评》。
目录
史记 汉太史令司马迁撰
五帝本纪(节录)…………………………………………………………………….. 3
秦始皇本纪(节录)………………………………………………………………….. 7
项羽本纪(节录)…………………………………………………………………… 19
平准书(全录)………………………………………………………………………. 27
赵世家(录程婴立赵孤一段)………………………………………………………. 39
越世家(录末段)……………………………………………………………………. 42
萧相国世家(全录)………………………………………………………………… 45
留侯世家(全录)…………………………………………………………………… 50
绛侯周勃世家(录亚夫一段)……………………………………………………. 58
伯夷列传(全录)…………………………………………………………………… 61
管晏列传(全录)…………………………………………………………………… 64
仲尼弟子列传(录端木氏却齐兵存鲁一段)……………………………………. 67
孟子荀卿列传(全录)…………………………………………………………….. 70
信陵君列传(全录)………………………………………………………………… 73
平原君虞卿列传(节录)…………………………………………………………. 79
苏秦列传(节录)…………………………………………………………………… 82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 89
李斯列传(节录)…………………………………………………………………… 93
淮阴侯列传(节录)………………………………………………………………. 103
张耳陈馀列传(节录)…………………………………………………………… 113
刺客列传(节录)…………………………………………………………………. 121
汉书 汉班固撰
高帝纪(全录)…………………………………………………………………….. 133
文帝纪(节录)…………………………………………………………………….. 161
景帝纪(节录)…………………………………………………………………….. 169
武帝纪(节录)…………………………………………………………………….. 170
昭帝纪(录赞)…………………………………………………………………….. 176
地理志(录诸国风俗)…………………………………………………………….. 177
贾谊传(全录)…………………………………………………………………….. 190
董仲舒传(节录)…………………………………………………………………. 207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录赞)……………………………………………………. 223
司马迁传(节录)…………………………………………………………………. 224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录朱买臣)………………………………… 232
霍光金日磾传(全录)…………………………………………………………… 234
萧望之传(全录)…………………………………………………………………. 250
宣元六王传(录淮阳宪王钦)…………………………………………………… 259
匡张孔马传(录张禹)…………………………………………………………… 263
王商史丹傅喜传(录史丹)…………………………………………………….. 266
扬雄传(传节录,录《解嘲》、《解难》,《赞》全录)………………………… 269
循吏传(录序全,文翁全,王成全,黄霸节略,朱邑全,龚遂全,召信臣全)……………… 277
佞幸传(录董贤)………………………………………………………………….. 286
元后传(全录)…………………………………………………………………….. 291
汉书叙传(节录)…………………………………………………………………. 303
后汉书
光武帝纪…………………………………………………………………………… 315
章帝纪………………………………………………………………………………. 323
刘玄刘盆子传…………………………………………………………………….. 325
邓寇传(录寇恂)………………………………………………………………….. 331
耿弇传(附录耿恭)……………………………………………………………….. 335
卓鲁魏刘传(录卓茂稍节)……………………………………………………… 344
周黄徐姜申屠传(录申屠蟠全)………………………………………………. 347
杨震传(略节)…………………………………………………………………….. 349
张王种陈传(录张晧、张纲,稍节)…………………………………………… 362
虞傅盖臧传(录虞诩传全)……………………………………………………… 365
党锢传(录序)…………………………………………………………………….. 370
窦何列传(全录)…………………………………………………………………. 374
节选
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