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教育的转型研究

封面

作者:徐湘荷著

页数:213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730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为文本, 以小见大地分析了工业文明视域下“目的—手段”式的浅层环境教育的特征、贡献与局限 ; 在批判浅层环境教育价值前提和预设的基础上剖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理论基础, 构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整体、双向、三维”的深层环境教育模式 ; 并对生态教育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所涉及的人性难题、理性难题和价值难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徐湘荷,女,山东冠县人。教育学博士,聊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德育原理、比较教育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在本专业CSSCI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三篇论文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风起云涌的环境教育运动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产生背景
一 生态恶化问题的凸显
二 工业社会中人的精神的迷失
第二节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环境教育的始基
二 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贡献、特点及其局限
第一节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贡献
一 框架结构的演变:越来越被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统领
二 内容的演变:和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次)逐渐增加
三 呈现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节 工业文明视域下浅层环境教育的特征及局限
一 浅层环境教育的特征
二 浅层环境教育的局限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深层环境教育对工业化理论预设的批判
一 机械论的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二 科技理性至上观
三 视个人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观
四 消费至上的幸福观
五 反传统的传统观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视域下深层环境教育的理论假设
一 世界观:从机械论到有机论,从人类中心论到共生论
二 知识观:从客观到情境,否定理性知识的优位性
三 人性观:从社会性到生态性
四 社会观:从个人主义到共生的生态网络
五 意义感:从物质的累积到个人的成熟和对社区生活的参与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整体、双向、三位一体”深层环境教育模式(上)——形上反思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整体、双向、三位一体”深层环境教育模式(下)——形下构建
结语 特点及尚未解决的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教育的转型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0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