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忠桥 著
页数:48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23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时代的精神触角,它以唯物史观的方式解释、改造着世界,把握着人类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通过对政治价值的思想内容、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和理性判断的深刻把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引着人们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理性、科学的政治信仰,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消灭了剥削和不平等的理想社会、一个充满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的未来世界、一个人类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本书梳理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甄别、抵御和批判错误的思想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指引,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段忠桥,男,195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生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1971—1974年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4—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硕士;1991-1994于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牛津大学AllSoulsCollege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哲学、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二十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有《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理性的反思与正义的追求》《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多部;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多项。
目录
前言
上编 历史唯物主义
一、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考察
二、论经济基础的构成
三、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再考察
四、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五、质疑俞吾金教授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说法
六、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
七、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答俞吾金教授
八、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孙正聿教授商榷
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
十、马克思、恩格斯论剥削的“历史正当性”
十一、道德公平与社会公平
十二、马克思认为“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吗?——对中央编译局《资本论》第三卷一段译文的质疑与重译
十三、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十四、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
下编 政治哲学
十五、拯救平等:G.A.科恩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两个批判
十六、基于社会主义立场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批判——科恩对诺齐克“自我—所有权”命题的反驳
十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于它更平等——G.A.科恩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
十八、关于分配正义的三个问题——与姚大志教授商榷
十九、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
二十、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吗?
二十一、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基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
二十二、关于当今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两个问题——与陈学明教授商榷
二十三、对“伍德命题”文本依据的辨析与回应
二十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正义概念的两种用法——兼评伍德的两个误解
二十五、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基于英国内战的一种思想实验假设——与陈建洪、姚大志二位教授商榷
二十六、质疑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的三个见解
二十七、关于“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两个问题——与李猛教授商榷
二十八、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
上编 历史唯物主义
一、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考察
二、论经济基础的构成
三、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再考察
四、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五、质疑俞吾金教授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说法
六、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
七、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答俞吾金教授
八、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孙正聿教授商榷
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
十、马克思、恩格斯论剥削的“历史正当性”
十一、道德公平与社会公平
十二、马克思认为“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吗?——对中央编译局《资本论》第三卷一段译文的质疑与重译
十三、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根本性问题
十四、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念
下编 政治哲学
十五、拯救平等:G.A.科恩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两个批判
十六、基于社会主义立场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批判——科恩对诺齐克“自我—所有权”命题的反驳
十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于它更平等——G.A.科恩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
十八、关于分配正义的三个问题——与姚大志教授商榷
十九、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
二十、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吗?
二十一、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基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
二十二、关于当今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两个问题——与陈学明教授商榷
二十三、对“伍德命题”文本依据的辨析与回应
二十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正义概念的两种用法——兼评伍德的两个误解
二十五、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基于英国内战的一种思想实验假设——与陈建洪、姚大志二位教授商榷
二十六、质疑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的三个见解
二十七、关于“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两个问题——与李猛教授商榷
二十八、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