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恭禄撰;裘陈江编校
页数:58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325973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论文、书评、序言、演讲与时论、论辩五个专题,系统收录陈恭禄此前未曾出版过的文章,每个专题内按时间先后排序,收罗广泛,展现了陈氏史学全貌。
作者简介
作者陈恭禄(1900年-1966),江苏丹徒(今为镇江市丹徒区)人。历任于金陵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系,专长中国近代史。著有《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近代中国史料评论》、《曾国藩与海军》、《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日本全史》、《中国近百年史》、《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等。 编校者裘陈江,浙江萧山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历史文献学,整理有《胡嗣瑗日记》《耆龄日记》等近代文献。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供广大读者阅读其人其学,于斯可见。
目录
丛刊缘起
信史与经世——陈恭禄史学之研究(代前言)
论文
四国《天津条约》成立之经过
甲午战后庚子乱前中国变法运动之研究(1895-1898)
近代中国史史料评论
曾国藩与海军
中国上古史史料之评论
近百年来我国之军备
东汉党锢——古史新论之
三国时蜀户口之估计
论秦疆域
秦始皇与儒家思想
史料与学者
秦代政治建设及其覆亡之主因
对旧著《中国近代史》的自我批评
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几种基本史料
从明末三饷说起兼及明清之际财政状况
论史料真实性
《弘光实录钞》的作者及其史料价值
书评
批评《中国外交史》
评《外人在华投资论》
评《远东国际关系史》
评《中国史与文化》
评《奇异印度》
评景印张德坚总纂的《贼情汇编》
评杜冰波著《中国最近八十年来的革命与外交》
评孟世杰编《中国近百年史》
评《中国学术研究》
评《太平天国杂记》(第一辑)
评张忠绂著《中华民国外交史》
评《马嘉理案与》
序言
《日本全史》自序
《印度通史大纲》自序
《中国近代史》自序
《中国近代史》四版自序
《中国近百年史》自序
《中国史》(第一册)自序
《中国史》(第二册)自叙
《中国通史》自序
《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原序
……
杂论
论辩
节选
《陈恭禄史学论文集》:历史上史期之区分,原极牵强,史学家分史为上古、中古、近代者,多因史迹繁赜,材料丰富,非一人精力时间所能研究得有相当效果,不如按照各时代之特点,分别研究,较有成绩,故史期之划分,不过便于著者读者,非有其他重要原因。吾国史籍旧称浩如烟海,事实上抄袭者多,著作者少,今尽一人之力,研究史料,考证其真伪,辨明其得失,综合所得之结果,叙述古今史迹,殆不可能。于此情状之下,研究中国史者,不如勉强划分史期,研究一时代之政治、社会、经济情状,或能有所贡献。四十年前,中国无一历史课本,史期划分,一般著作家非抄袭外人之说,即好推陈出新,无一公认或多数承认之标准。此文专论近代史料,近代二字,尚无确定界说与范围。著者之意,中国初受地理影响,少与外国接触,邻国领土不及我国广大,文化又多不如我国,乃以天朝自尊,轻视外国。十九世纪初叶,实用科学大有进步,轮船火车促进世界交通,清廷君臣不知环境之剧变,无法应付新时代之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于迭次败辱之下,国际关系根本改变,思想学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教育莫不受外影响,其事迹迥异于前古,作一时期,似较便利。本文所言之近代,指道光嗣位以来之史迹,起自一八二一(道光元)年,迄于近时。外人自订约开放通商口岸以来,来华者益多。其原因一则世界交通日趋便利,电报、电话、无线电、飞机相继传人,一则中国于战败之后,应列强要求,往往让与特殊利益,商人教士来者增多。其政府为保护商业之发展,本国人之利益,及办理其他交涉事宜,设公使馆于京师,领事馆于主要商埠。凡交涉事件,及各地情状,领事报于公使,公使报于本国。列强对于中国,以利益权利关系,各有政策,外交部对于公使常有训令。其野心侵略者,为巩固其地位,或保证其利益之计,尝互换公文或订密约,互相承认其在中国之势力范围,及其他特殊权利。此类文件,至关重要。外交家之演说,国会中之辩论,关于中国者,亦颇足以供吾人参考。外人在华刊印报纸杂志,更经营通信社,英人之路透社,尤负盛名。兹举一例,以便有所证明。九一八事变发生,夜间,路透社辽宁访员电报伦敦,总社立即电嘱驻京访员,详问事之始末,黎明访员至官署访问,而官署未得报告,尚不之知。此虽偶尔之事,固可见其组织严密,消息灵通。外人亦有故造谣言,诋毁我国者,吾人亦当知之。在华外人,可分为三,一日商人,二日教士,三日旅行家。(韩人移居中国者,当作别论。)商人唯利是视,重视商业之发展,旅行家为时太短,难有正确之观念,二者对于近代中国史料,殆无贡献可言。教士分居各地,熟悉中国情状,年有报告至其遣之来华之教会,其集中地则在罗马、纽约。盖耶稣教于中国活动者,可别为二:一日天主教,神父受罗马教皇管辖;一日基督教,教士以美国为最多,纽约则其总会所在地也。其报告自可以史料视之。凡此种种,可以证明近代国际关系之密切,中国事变尝能影响列强对华之外交,列强侵略亦能影响我国内政。要而言之,研究近代中国史者,必须打通中外隔膜,材料当博取考证,不可限于本国记录,就质量而言,自以本国材料为重要。兹先分言其种类及价值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