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粤港澳观察蓝皮书(2017-2018):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与共识

封面

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

页数:239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388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首先,对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进行背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湾区时代未来的发展预期。而在目标的定位下,对湾区的生态、创新、互联、文化、协同五大要素进行现状观察,并提出要素的分目标与发展路径,同时对9+2+3各个城市及自贸区的规划进行罗列解析。其次,本书集结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对各自关心的湾区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文章和学术观点,能够为本书未来的读者提供专家的视角论调。最后,集合规划实践届的专家对湾区的问题及发展提出核心的湾区观点部分,能够在经济、创新、产业、交通等不同领域提供实践专家的独立观点。

本书特色

第一重视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目前第一生境本底最优异、人口基数最大、体制文化最为多元、发展前景最具优势的世界湾区,最是因为它最具中国特色代表性,是目前最有潜力面对未来世界挑战并寻找到问题解决潜在路径的价值所在。
本书是在2017年、2018年两届粤港澳观察蓝皮书会议材料的基础上,收录第—届(2017)、第二届(2018)大湾区规划论坛会议成果及“城PLUS”的相关微信文章,形成本书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 湾区综述
第1章 湾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与价值
1.1 全球视野与“一带一路”:三大判断
1.2 国家使命:三大背景
1.3 湾区价值:四大价值
1.4 湾区时代与发展预期:五大维度
第2章 湾区新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的热点与思考
2.1 生态湾区:从流域到海湾,生态逻辑之变
2.2 创新湾区:掌控科技命门,转向创新链整合
2.3 互联湾区:实现真正跨境融合,任重而道远
2.4 文化湾区: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自信,重现活力价值
2.5 协同湾区:围绕重点领域与地区,求同存异构建共赢机制
第二部分 湾区观点
第3章 经略湾区
3.1 大棋局中的大湾区
3.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OPP
3.3 大湾区:以虚的尺度解决实的问题
3.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思考
3.5 “像由新生”OR相由心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思考
第4章 经略城市群与经略城市
4.1 世界级城市群功能特征与发展趋势
4.2 全球和国家视野下珠三角的新挑战、新突围
4.3 香港的发展与机遇
4.4 后工业化时代“深港双城”关系初探
4.5 港珠澳大桥与珠海发展
第5章 宣居与服务提升
5.1 深圳+香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央国际都会区
5.2 在公园中建设人文城市:深圳华侨城的非典型实践
5.3 东莞生态园十年:海绵城市为术,区域整合为道
第6章 创新与经济驱动
6.1 湾区时代:中轴创新角色与要素集聚思考
6.2 香港在经济转型中的工业土地利用变化
6.3 大湾区的发动机——港深FinTech(金鼬+科技)合作的构想
第7章 交通与区域互联
7.1 建设轨道上的珠三角
7.2 与世界级城市群的交通组织经验对比
7.3 流空间:广深都会性和网络化的大湾区
第8章 战略地区发展
8.1 自贸区,到底为城市带来了什么?
8.2 超越CBD:前海人性化中心区营造的思考
8.3 立于国家责任,成于转型创新——广州南沙新区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
8.4 澳门一横琴的磨合与未来
第三部分 湾区论坛
第9章 第一届大湾区规划论坛收录(2017年)
9.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家区域空间格局之变
9.2 从“珠三角城镇体系”到“大湾区集合城市”
9.3 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论述、区域协作和城市行动
9.4 澳门城市规划的探讨与分享
9.5 宜居湾区与绿色生态:宜居湾区背景下的规划治理思路探讨
9.6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创新与合作治理
9.7 大湾区:从南来北往的直线联系到各具特征的网络互通
第10章 第二届大湾区规划论坛收录(2018年)
10.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10.2 深圳-雄安·大湾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启示
10.3 大湾区的独特性与空间规划展望
10.4 大湾区策略性合作的三项倡议
10.5 大湾区的机遇
10.6 宜居湾区视角下的品质提升路径探讨
10.7 创新湾区的政策梳理、空间解读及案例分享
10.8 互联湾区——效率、人本导向的“枢纽—网络”交通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粤港澳观察蓝皮书(2017-2018):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与共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7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