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

封面

作者:张筠著

页数:3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665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极其有限的文献资料,辅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归纳,阐释方言作为一种活态语言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特色,以及作为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文化个性。开拓了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的新领域,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河湟方言文化,为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学科构建添砖加瓦。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课题有志于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弘扬河湟地区很好传统文化,促进和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与此同时,抢先发售对河湟方言内部子方言间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反对保护方言的观点大都基于语言首先是一种交际工具,而对其文化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课题从群体识别、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区域文化个性等方面揭示方言是推动文化互动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化遗产的重大保护价值和特殊属性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妥善的保护策略,正确认识弱势语言保护与尊重语言持有者自主选择意愿、生存发展利益的关系,正确协调和处理好方言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的关系。为方言整体保护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多民族和谐所起的资政作用提供学术参考。

作者简介

  张筠,民俗学硕士,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俗语言、地方文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绪论
一 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河湟方言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生态语境
第二节 民族历史语境
一 历史沿革
二 民族状况
第三节 多元文化语境
小结

第二章 河湟方言的独特表达
第一节 语音概况
一 语音结构
二 语音特点
第二节 特色词汇
一 古汉语词
二 民族借用词
三 地方风物词
四 方言成语
第三节 “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
一 “宾语前置”的成因
二 “宾语前置”的语法结构
第四节 活泼的民间俗语
一 谚语
二 歇后语
三 惯用语
小结

第三章 河湟方言的民俗文化内涵
第一节 承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一 方言中留存的传统民俗生活
二 方言承载的传统信仰
第二节 生活场域内方言的民俗学特质
一 日常交际中的方言民俗
二 方言在民间礼俗中的呈现
第三节 民间口承文学中的方言叙述
一 歌谣
二 民间故事
三 花儿
小结

第四章 河湟方言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一节 成就”地方性知识
一 “地方性知识”的形成
二 “地方性知识”的特性
三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分析
……
第五章 河湟方言的“方言情感
第六章 现代文明冲击下河湟方言的生存困境
第七章 对方言文化整体保护的思考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河湟方言文化与民俗学特质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