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贾利涛著
页数:34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697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义傩戏,因流传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而得名,2008年被列入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固义傩戏在中国傩戏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北方汉族傩戏的重要代表。固义傩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在清代已经名满乡里,近现代有过一段时间的停顿,1987年又恢复了祭祀演出,一直持续至今。固义傩戏恢复演出已经三十多年,自恢复以来就引起了当地学者的注意,因此对固义傩戏的介绍研究也已经三十年。三十多年对固义傩戏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越来越丰富,角度越来越多元,视野越来越开阔,固义傩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书对固义傩戏的研究可从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固义傩戏内部的分析,如艺术特点、演剧风格等;一个是固义傩戏外部的分析,如发展演变、传承保护。本书是对跨地域民俗整体视野下固义傩戏研究的尝试,主要内容亦围绕这一基本观点展开。把固义傩戏放入武安的社火环境中,放入邯郸的社火环境中,放入冀南-晋东南的赛社环境中,紧密围绕其社火傩戏的特点进行观察,可以更准确的进行观察。
作者简介
贾利涛,男,河北武安人,200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硕博连读,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山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一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著有《名医传说与名医拟象研究》,与人合著《五缘民俗学》,发表相关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固义傩戏概述
第一节 固义村概况
第二节 演出流程
第三节 演出剧目
第四节 组织形式
第五节 主要传承人
第二章 固义傩戏剧目初考
第一节 吊字头队戏
第二节 《点鬼兵》
第三节 《捉黄鬼》
第四节 《开八仙》
第五节 《祭鹿台》
第六节 《大头和尚戏柳翠》
第七节 《十棒鼓》
第三章 傩文化中的固义傩戏
第一节 释“傩”及“傩戏”
第二节 中国傩戏发展脉络
第三节 现代傩戏与鬼神信仰
第四节 固义傩戏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县域整体:固义傩戏与武安社火
第一节 武安社火环境
第二节 固义傩戏与白府傩仪
第三节 固义傩戏与土山诚会
第四节 固义傩戏与通乐赛戏
第五章 地区类同:固义傩戏与邯郸社火
第一节 邯郸社火环境
第二节 固义傩戏与涉县赛戏
第三节 固义傩戏与东填池赛戏
第六章 地域交互:固义傩戏与上党赛社
第一节 信仰的互文
第二节 仪式的互见
第三节 演剧的互通
第七章 固义傩戏参与者的心理特点
第一节 特殊信仰结构下的信仰心理
第二节 含义外延模糊的角色扮演心理
第三节 民俗迫力支配下的参与心理
第八章 固义傩戏展演中的行为特点
第一节 参与群体的情境互动
第二节 传承播布的情境约束
第三节 仪式表述的情境张力
第九章 社火傩俗个案散论
第一节 队戏《捉黄鬼》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晋冀迎赛中的队戏《猿猴脱甲》
第三节 血社火的刑罚戏拟与民俗象征
第四节 社火舞台展演的实践逻辑与传承风险
附录
固义村碑文录
《虎牢关》都本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