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共产党宣言到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精)

封面

作者:来庆立

页数:396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15764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超越了现代社会发展和“物”的革命,为人类文明展现出人的革命的一般历史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为代表西欧的社会主义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俄国的发展,不仅探索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政权领导下的现代社会发展之路,而且在根本上践行了人的革命的一般历史进程。因而,在唯物史观和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中,唯有列宁和十月革命探索了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目录

导论 考察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视域

一、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向度

二、思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

三、研究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

第一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革命、现代与社会主义

一、革命和唯物史观中的现代社会发展

二、“物”的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语境中的革命与现代

三、人的革命:超越现代的社会革命

四、历史的变奏

第二章 社会主义道路的“自由化”:伯恩施坦的错误修正

一、前提:时空观的改变与去革命化

二、路径: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关系的改变

三、内容:民主、进步与“另一种”自由主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道路的“抽象化”:考茨基的妥协与调和

一、基础:时空观的“变”与“不变”

二、实质: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的调和

三、内容:“社会革命后的日子”

第四章 社会主义解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列宁的贡献

一、基础:革命的时空观

二、实质:马克思和恩格斯解放精神的新发展

三、内容:社会主义道路与落后国家的现代社会发展

第五章 革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现代社会发展

一、革命与时空: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性

二、革命与精神: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

三、革命与历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中理解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落脚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现代”概念和“卡夫丁峡谷”问题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概念的阐发

四、“两种道路”的发展与嬗变

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意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共产党宣言到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