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哲学关键词50讲(汉英对照)

封面

作者:吴怡

页数:432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11258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明了地解释50个常用的中国哲学术语,为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思想中国哲学提供方便法门。汉英对照,更为中国哲学的汉英翻译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吴怡,1939年生,浙江青田人,著名哲学家。海外大学任教四十余年,传授中国哲学,主讲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及中国哲学史等课程。著有《老子新说》《庄子新说》《禅与老庄》《易经新说》《易经应该这样用》《易经系辞传新义》《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关键词50讲》《整体生命心理学》,The Book of Lao Tzu,The Mind of Chinese Chan(Zen),The Book of Changes and Virtues of I Ching等近三十部中英文著作。

本书特色

1.作者:吴怡教授师从国学大师张起钧、吴经熊、南怀瑾,研习中国哲学60年,美国加州整体学研究学院(CIIS)讲授中国哲学40余年,著有《易经新说》《易经应该这样用》《易经系辞传解义》等2.作品:@ 本书乃作者于美国教学时位西方人理解中国思想、中国哲学所写的教学材料,概念解释既通俗又睿智,时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入门读物。
@本书原为英文写作后译为中文,可以为中国哲学的中英翻译提供极有见地的指导。

目录

1.一
2.人
3.天
4.仁
5.心
6.化
7.中
8.反
9.丹
10.玄
11.名
12.志
13.忘
14.孝
15.命
16.和
17.直
18.易
19.物
20.忠
21.知
22.法
23.性
24.勇
25.真
26.神
27.时
28.气
29.悟
30.恕
31.虚
32.理
33.情
34.常
35.术
36.弱
37.几
38.无
39.象
40.道
41.敬
42.义
43.诚
44.数
45.德
46.静
47.朴
48.儒
49.禅
50.礼
附录1:谈中国哲学术语的生命力
附录2:谈中国哲学的术语与翻译

节选

这本书的原文是英文,是我于1986年所写。因为在教学上,发现西方的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了解没有其他来源,只有靠书本,甚至靠课堂中教授所规定的课本,这些书本和课本,都是把中国思想翻译过来,再加上作者的理解不同,西方式的写法又喜欢逻辑推理,很少能把握中文的原意,使读者有会于心。譬如李雅各(James Legge)的著名翻译《四书》,对于这个儒家最重要的“仁”字,在每处的翻译都各不相同。读者又如何能“一以贯之”?至于当时在西方的出版界,也没有中国哲学字典之类的书籍可资查考。所以当时为了教学起见,我准备写一本简易的中国哲学词典,给自己的学生用。
当时我选了三百个字和词。但在着手写第一个“一”字时,我就发现有问题了。本来我准备每个字或词写几条简单的定义,因此每个字和词最多不超过一百字的解释,但我在写“一”时,参考一本西洋哲学字典的“一”,其中一个定义是中国学者所写,说“一是道”。我想不对,老子书中虽然“一”很重要,但“道生一”,如果一是道的话,岂非道生道了吗?所以“一”显然和道不同,我必须详细说清楚,这一说下去,“一”的字头就写了二千多字。如果以这种方法,去写三百个字和词,显然不是我当时的英文能力所可及。于是,我改选了五十个重要的单字,这就是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已有几十年了,广受西方学生的喜爱,他们曾要求我教“中国哲学术语”一课,我也教了近二十多次,有一位韩国的禅师金君曾两次参加这门课。目前我已退休,也把这本书束之高阁。半年前,内人方俶看到这本书,好奇地翻了一下,突然兴起,觉得这本书介绍中国哲学字义,很有意思,因而想到对一般中国学生或许有益,所以自愿帮我翻译成中文。为此,她查找引证,遍查经书甚至用手机查出处,好像玩游戏似的,兴趣盎然;她也读了很多原文,自谓虽辛苦,也值得。如今她已译毕。为了配合她的辛劳,我也把教授这门课程时的一些看法,写成“按语”,排在各字的末尾,作为自己对这些字义的心得,一并献给读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哲学关键词50讲(汉英对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