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约翰W.巴德(JohnW.Budd
页数:54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08711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劳动关系是一个寻求平衡的系统,它在雇佣关系中寻求效率、公平与话语权三大目标的平衡,寻求劳工方和管理方权利平衡。这些雇佣关系信念让各方更容易理解现存劳动关系的逻辑和影响因素,也为各方评估劳动关系和劳工政策的未来走向奠定了基础。
《劳动关系:寻求平衡(第4版)》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站在主流经济学派、人力资源管理学派、产业关系学派和批判性产业关系学派的不同立场,对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源、劳工与雇主的利益关系、工会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政府对劳动关系的规制等,都有各自的理念、主张和实践。
作者简介
约翰·W.巴德(John W.Budd),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和劳工研究中心教授,产业关系荣誉主任,美国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教育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在《产业与劳动关系评论》《产业关系》《劳动经济学期刊》《英国产业关系期刊》《产业关系期刊》《劳工研究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关于工作的思想》《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话语权之间的平衡》《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目标——聚焦工作场所法律与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和产业关系伦理》等。
本书特色
这本书在美国是一本处于领先地位的劳动关系教材,许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和硕士项目都在使用这本教材。在国际上也是一本深受师生喜爱的著名教材。
目录
写给学生们的话
前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基础
003第1章当代劳动关系:目标、实践和挑战
005劳动关系的目标
011相互冲突的目标意味着需要平衡的权利
012当代美国劳动关系
018劳动关系仍然与我们息息相关
020关键词
021思考题
026第2章工会的作用
028劳工问题
032雇佣关系四大思想学派
042依旧存在的劳工问题
049美国工会有哪些作为?
054关键词
055思考题
第二部分美国新政产业关系体系
061第3章历史发展
062从地方到全国性组织
0641877年大暴动
066道德提升工会主义
070纯粹简单的同业工会主义
075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
08420世纪早期对工会的抵制
089工人的新政:法律保护和产业工会
097战时与战后的劳动关系
10421世纪的劳动关系
107关键词
108思考题
110第4章劳动法
113劳动关系的普通法:共谋和禁令
115劳动关系的商法:将工会视为企业
117使法庭远离劳动关系:《诺里斯-拉瓜迪亚法案》
118国家政策的序曲
122解决劳工问题:《瓦格纳法案》
130体系的再平衡:《塔夫特-哈特利法案》
136抵制工会的腐化:《兰德伦-格列芬法案》
140扩展至政府雇员:《公共部门劳动法》
144实践中的劳动法: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的决议和改革
148补充说明:雇佣法的兴起
151关键词
152思考题
159第5章劳方和资方:战略、结构与制约因素
160工会战略
165美国劳工运动的结构
173管理方战略
178劳动关系环境
185关键词
186思考题
194第6章工会组建
195工会组建的时间线
199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代表权选举
204个人投票决策
207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的选举标准
208雇主的竞选活动
216工会的竞选活动
223资格认定选举程序:帮助还是阻碍?
232关键词
232思考题
237第7章谈判
238谈判准备
240谈判结构
242谈判力和谈判环境
244在谈判桌上
249谈判子程序与谈判战略
258达成协议
261当代的谈判程序:延续与变革
263关键词
263思考题
271第8章争议的解决
273罢工和闭厂
282罢工替代
288其他施压策略
296第三方介入的劳动争议解决方法
297调解
299利益仲裁
303事实调查
305哪种选择最优?
307关键词
307思考题
312第9章合同的条款及其监管
314美国工会合同
315雇员权利和义务
318岗位权利和义务
319工会权利和义务
322管理方的权利和义务
324申诉程序
328申诉仲裁
332雇员处罚
334合同条款重要吗?
337非工会工作场所的争议解决
340另一种合同监管的方法
341关键词
341思考题
第三部分21世纪的重要议题
357第10章灵活性、授权和伙伴关系
358战后的工作组织与工会主义
363工作性质的变化
366灵活性
369雇员授权
373劳资伙伴关系
376雇员代表:需要工会吗?
380克服变革的阻力
382关键词
382思考题
387第11章全球化
388对全球化的争论
396治理全球化工作场所
397自由贸易与世贸组织(WTO)
400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组织
40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其他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下的国内法律法规
405欧盟的跨国雇员协商
409跨国集体谈判
413企业行为守则
417国际化管理
419全球化:经济与伦理
421关键词
421思考题
第四部分反思
425第12章比较劳动关系
428加拿大
430墨西哥
433英国
437爱尔兰
440法国
442德国
446瑞典
447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450日本
451亚洲发展中国家
453通过谈判还是立法制定劳动标准?
455对全球化的反思
457关键词
457思考题
458第13章劳动关系应该做什么?
459工会应该做什么?
470企业应该做什么?
473美国劳动关系政策的未来
483战略性劳动关系和领导力
485寻求平衡
487关键词
487思考题
附录
491附录A《国家劳工关系法案》(1935年修正案)
491《瓦格纳法案》:调查结果与政策
492《塔夫特-哈特雷法案》:法案简称与政策宣言
492《国家劳工关系法案》(修正案)
511附录B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1948年)
514附录C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决议的样本
519附录D集体谈判模拟:百日菊酒店和服务人员工会地方组织 H-56
520第3版译后记
522第4版译后记
节选
写给学生们的话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你能够愉快忘我地学习劳动关系的重要问题和概念而奠定基础。学习劳动关系的过程是令人振奋和充满乐趣的。劳动关系一直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激烈的罢工到宗教文献,从自由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激进的工会领导人到伟大的实业家。你会在本书中遇到两个叫“大比尔”(Big Bill)的人物,一位是勇敢而慈祥的琼斯妈妈(Mother Jones),另一位则是至今下落不明的吉米·霍法(Jimmy Hoffa)。你还会在书中读到有关劳动关系的有趣词汇,包括黄狗合同(yellow dog contracts)、蓝色流感(blue flu)、热货(hot cargo)、坐收渔利(whipsawing)和毒品效应(narcotic effect)等。同时,你还可以通过听工会民谣,看《诺玛·蕾》(Norma Rae)、《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怒火阵线》(Matewan)、《比利·艾略特》(Billy Elliot)等电影来丰富你的学习过程。学习劳动关系,需要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如产业关系、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工人阶级与女性研究以及哲学等,我希望你能从这种多学科交叉中发现乐趣并受到启迪。 与此同时,劳动关系也是充满争议的。许多人很少甚至没有亲身接触过工会,就对工会抱有强烈的成见。我希望你能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本书和劳动关系课程。正如你将看到的,工会作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如何看待雇佣关系的运行,尤其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其实你不需要改变自己对雇佣关系的看法,但是你需要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并尊重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正如他们也必须尊重你的观点一样。请努力了解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并用开放的心态,在理性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们进行讨论。在本教材中,我尽力收集了多方面的材料,帮助你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劳动关系,同时使课堂练习和讨论更加生动有趣。相信你在课堂上会成为一名表现积极又尊重他人的学生! 人们经常认为美国劳动关系就等同于用来谈判的厚厚合同,合同中充满了详细的工作规范。当然,这是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千万不要被这种狭隘的观点限制你对劳动关系的理解。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你不仅了解传统的劳动关系如何运作(比如合同谈判),还要让你能够理解这些运作规则为何会存在。最后,劳动关系不是关于谈判工作的准则,而是着重于在民主社会里,如何努力平衡经济需求和人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广泛共享的繁荣。当你学习现行的劳动关系方法和程序时,要不断地问自己:它们是如何促进(或阻碍)经济与人的需求达到平衡的?在21世纪的工作环境中,在传统工会、新型工会下,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这些目标?不管你是一个讲求实际的现任管理者、未来管理者还是工会领导人,你都应该理解各种劳动关系制度的优劣,而不只是简单掌握现行的劳动关系如何运行,因为劳动关系体系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对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制定出新的政策、实践和战略。 请享受这充满魅力和令人兴奋的劳动关系学习之旅吧! 前 言 美国传统的劳动关系研究方法,主要专注于非批判性的探讨,旨在弄清现行的劳动关系过程(processes)是如何运作的,包括如何组建工会,如何进行集体合同谈判,如何解决争议和申诉等。由于美国工会一直习惯于将这些劳动关系过程细化为工作规则,因而形成了将劳动关系等同于工作规则的倾向,从而进一步造成了劳动关系课程与教科书也围绕着审视这些工作规则来构建的局面。换言之,劳动关系主要过程的叙述主导了传统的劳动关系教科书,“怎么样”、“是什么”和“在哪里”这类问题随处可见,唯独缺少“为什么”。劳动关系不只是一些工作规则,劳动关系过程和工作规则只是达到根本目的或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那么,根本目标是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集体谈判工作规则是达成这些目标的满意方法?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它又变成了令人失望的方法呢?在21世纪的工作环境中,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来达成这些根本目标吗?以上都是劳动关系领域引人入胜的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只关注既有劳动关系过程和详细工作规则操作的教科书中被忽略了。 事实上,今天的劳动关系过程正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因此,超越基于过程的劳动关系研究意义重大。企业家、劳工领袖以及各界学者都经常抨击当代美国劳动关系的运作,尽管通常他们的理由各异。分析劳动关系体系是否需要升级以及评估改革中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都需要一种植根于雇佣关系目标的理论框架。如果不对劳动关系过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讨论,而仅仅描述现行过程的运作,那么将无法提供它们是否有效运行的判断依据,也无法提供替代性战略、政策和过程的判断尺度。 本书提出,劳动关系是一个寻求平衡的系统,它在雇佣关系中寻求效率、公平与话语权三大目标的平衡,寻求劳工方和管理方的权利平衡。重要的是,要通过审视这些目标以发现促使当代美国劳动关系过程发展的动力,并评估这些过程在21世纪是否依然有效。在追求效率、公平与话语权的不同平衡机制背后,有哪些不同的理论假设(例如劳动力市场是否具有竞争性)?为什么平衡是重要的?这些问题提供了分析现有劳动关系过程的框架,尤其是在组建工会、谈判、争议解决和合同管理方面,以及这些过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在全球化和金融化背景下,对工作场所灵活性、雇员授权、劳资双方伙伴关系等产生的需求。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现有的过程作为平衡工作场所目标与权利的一种选择,正受到来自多方的批判。因此,本书在最后几章,将力求唤起大家对现有系统的利弊及改革可能性进行思考。这部分包括与其他国家劳动关系体系的比较验证,以及对美国劳动关系各种改革方案的思考,其中不仅涉及公共政策,还包含工会和企业行为的变革。 因此,本书用“劳动关系等同于平衡工作场所的目标与权利”这一新生范式替代过去的“劳动关系等同于具体工作规则”的范式。但这一替代并不意味着现行过程已不重要。劳动法、工会组织、谈判、争议解决和合同管理等内容仍然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并运用了各种历史和当代的事例加以说明。现在与未来的劳动关系实践者,当然还要了解传统劳动关系过程的曲折变化。但对于实践的有效性而言,这些已然不够,因为劳动关系的实践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事实上,各州都在采取行动,改变公共部门的劳动关系或实施工作权利法,间或还会发生类似我们已经目睹的威斯康星州大规模抗议活动,这些都显示了当代劳动关系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本书中,劳动关系过程不是作为不证自明的内容呈现给读者的,而是将其置入更为广阔的雇佣关系本质的背景之下,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劳动关系。当联系现行劳动关系过程背后的雇佣关系理念去理解这些过程时,其逻辑和存在的意义就会更为清晰。这一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进一步严谨地评估劳动关系及劳工政策的未来方向奠定基础,即在21世纪的环境中,实施什么样的劳动关系战略、政策和方法,才能够最有效地平衡工作场所中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目标和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