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郅强 主编
页数:27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08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质量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书通过对治理理论与现代质量监管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治理理论对于现代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构建起现代质量监管体系,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立和完善现代质量监管体系的对策。同时,对于质量社会共治进行深入探讨,明确在新的质量监管体系中所应该包括的主体、责任体系、机制优化、技术支撑和法治保障等方面,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质量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本书稿系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质监总局委托课题的研究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郅强教授任主编。主要写作工作由王郅强教授带领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团队完成。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辨析
二、关于政府质量监管的研究
三、关于市场对质量监管的作用研究
四、关于产品质量监管法律的相关研究
五、关于质量监管体系中监管主体职能定位的研究
六、关于全社会质量共治的研究
七、简要评述:已有研究亟待深化之处
第二章 质量监管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质量监管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质量监管的观念问题
二、质量监管的体制问题
三、质量监管的机制问题
四、质量监管的人力资源问题
五、质量监管的方式问题
第二节 质量监管的目标定位: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
第三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监管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治理理论概述
一、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治理理论的内容
三、目标与决定因素
第二节 政府管制、社会管制及其相关理论
一、规制、规管与管制
二、政府管制
三、社会管制
第三节 全社会质量治理体系
一、质量治理的阶段
二、质量治理的理论依据
三、质量治理的理论框架
四、全社会质量治理体系
第四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主体及其关系
第一节 承担监管责任的政府主体
一、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与责任边界
第二节 承担主体责任的市场主体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利与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负责任
二、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兼具消费权利与监督责任
三、保险机制的风险分担功能
第三节 多元的社会主体
一、民众
二、社会组织
三、第三方技术机构
四、新闻媒体
……
第五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责任体系
第六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机制优化
第七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技术支撑
第八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法治保障
第九章 现代质量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及其实现路径
附录: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辨析
二、关于政府质量监管的研究
三、关于市场对质量监管的作用研究
四、关于产品质量监管法律的相关研究
五、关于质量监管体系中监管主体职能定位的研究
六、关于全社会质量共治的研究
七、简要评述:已有研究亟待深化之处
第二章 质量监管面临的现实挑战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质量监管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质量监管的观念问题
二、质量监管的体制问题
三、质量监管的机制问题
四、质量监管的人力资源问题
五、质量监管的方式问题
第二节 质量监管的目标定位: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
第三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监管体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治理理论概述
一、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治理理论的内容
三、目标与决定因素
第二节 政府管制、社会管制及其相关理论
一、规制、规管与管制
二、政府管制
三、社会管制
第三节 全社会质量治理体系
一、质量治理的阶段
二、质量治理的理论依据
三、质量治理的理论框架
四、全社会质量治理体系
第四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主体及其关系
第一节 承担监管责任的政府主体
一、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与责任边界
第二节 承担主体责任的市场主体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利与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负责任
二、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兼具消费权利与监督责任
三、保险机制的风险分担功能
第三节 多元的社会主体
一、民众
二、社会组织
三、第三方技术机构
四、新闻媒体
……
第五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责任体系
第六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机制优化
第七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技术支撑
第八章 治理视角下现代质量监管的法治保障
第九章 现代质量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及其实现路径
附录: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