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教学需要,具体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物理化学(第二版)

封面

作者:徐飞

页数:27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628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物理化学(第二版)按照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本书对物理化学概念的深度要求不高,但有广度。全书除绪论外共10章,其中至第5章为热力学部分,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第6章电化学中既有热力学部分,也有动力学部分;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则为典型动力学部分;第8至0章分别为表面现象、溶胶和大分子溶液,主要是应用化学热力学来解决实际系统的问题,属于化学热力学的应用。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化工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徐飞,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持国最级部省级等项目5项,企业攻关项目2项,主要参与国最级等项目15项,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参编行业规划教材16部。获教育部教指委及校级教学类奖项8项,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项目,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获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项,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获省级、校级创新创业类奖项9项

本书特色

这是应用型本科化学课程联编教材,经过多年使用,综合使用单位意见进行修订,更加突出应用型本科化学教学特色。

目录

第0章绪论(1)

0.1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内容(1)

0.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2)

0.3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3)

0.4气体的性质(4)

0.4.1理想气体(4)

0.4.2摩尔气体常数(5)

0.4.3混合理想气体(6)

0.4.4真实气体与范德华状态方程(7)

0.5物理化学在生产上的作用(11)

第1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2)

1.1热力学概论(12)

1.1.1热力学的基本内容(12)

1.1.2热力学的方法和局限性(12)

1.2热力学基本概念(12)

1.2.1系统与环境(12)

1.2.2系统的性质(13)

1.2.3热力学平衡态(13)

1.2.4状态与状态函数(13)

1.2.5过程与途径(14)

1.2.6热与功(15)

1.3可逆过程(16)

1.3.1功与过程(16)

1.3.2准静态过程(18)

1.3.3可逆过程的定义与特征(19)

1.4热力学第一定律(19)

1.4.1热力学能(19)

1.4.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20)

1.5焓(20)

1.5.1等容热(20)

1.5.2等压热(21)

1.6热容(22)

1.6.1热容的概念(22)

1.6.2等容热容(22)

1.6.3等压热容(22)

1.6.4热容与温度的关系(23)

1.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23)

1.7.1焦耳蔡滥费肥笛(23)

1.7.2理想气体的Cp与CV的关系(24)

1.7.3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25)

1.7.4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26)

1.8相变焓(28)

1.8.1相变焓的概念(28)

1.8.2相变焓与温度的关系(29)

1.9反应焓(30)

1.9.1等容反应热与等压反应热(30)

1.9.2热化学方程式(31)

1.9.3盖斯定律(31)

1.10几种热效应(32)

1.10.1生成焓(32)

1.10.2燃烧焓(33)

1.10.3溶解焓和稀释焓(34)

1.11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35)

1.12节流膨胀——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36)

1.12.1节流膨胀概述(36)

1.12.2焦耳蔡滥费废凳与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37)

本章小结(37)

思考题(38)

习题(39)

第2章热力学第二定律(42)

2.1自发过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验叙述(42)

2.1.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2)

2.1.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验叙述(43)

2.2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44)

2.2.1热机效率(44)

2.2.2卡诺循环(44)

2.2.3卡诺定理(45)

2.3熵的概念——熵与熵增原理(47)

2.3.1可逆循环过程与可逆过程的热温商(47)

2.3.2不可逆循环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48)

2.3.3熵增原理(49)

2.4熵变的计算(50)

2.4.1理想气体单纯pVT变化过程(50)

2.4.2理想气体混合过程(52)

2.4.3实际气体、液体或固体单纯pVT变化过程(53)

2.4.4相变过程(53)

2.5热力学第三定律(54)

2.5.1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叙述(54)

2.5.2规定摩尔熵和标准摩尔熵(55)

2.5.3化学反应过程的熵变(55)

2.5.4熵的物理意义(56)

2.6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57)

2.6.1亥姆霍兹自由能(58)

2.6.2吉布斯自由能(59)

2.6.3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59)

2.7热力学状态函数之间的关系(62)

2.7.1热力学基本方程(62)

2.7.2麦克斯韦关系式(63)

本章小结(64)

思考题(64)

习题(65)

第3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68)

3.1偏摩尔量(68)

3.1.1偏摩尔量的定义(68)

3.1.2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69)

3.1.3吉布斯捕藕ツ饭式(69)

3.2化学势(70)

3.2.1化学势的定义(70)

3.2.2化学势判据(71)

3.3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72)

3.3.1理想气体的化学势(72)

3.3.2非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化学势——逸度的概念(72)

3.4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73)

3.5理想液态混合物(73)

3.6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74)

3.6.1理想稀溶液的定义(74)

3.6.2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75)

3.7实际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75)

3.8化学势的应用——稀溶液的依数性(76)

3.8.1蒸气压下降(76)

3.8.2沸点升高(76)

3.8.3凝固点降低(77)

3.8.4渗透压(78)

本章小结(79)

思考题(79)

习题(80)

第4章化学平衡(82)

4.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条件(82)

4.1.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82)

4.1.2化学反应的亲合势(83)

4.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83)

4.2.1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83)

4.2.2液相反应的平衡常数(86)

4.3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86)

4.3.1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86)

4.3.2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87)

4.3.3ΔrG適的计算(88)

4.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90)

4.4.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0)

4.4.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2)

4.4.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3)

本章小结(94)

思考题(94)

习题(95)

第5章相平衡(100)

5.1基本概念(100)

5.1.1相(100)

5.1.2组分数(100)

5.1.3自由度数(102)

5.1.4相律(102)

5.2单组分系统相图(103)

5.2.1水的相图(104)

5.2.2硫的相图(106)

5.2.3克拉贝龙部死托匏狗匠谈攀(106)

5.2.4超临界流体萃取(108)

5.3二组分气惨浩胶庀低(109)

5.3.1理想溶液压力沧槌赏(109)

5.3.2理想溶液温度沧槌赏(111)

5.3.3非理想溶液的p瞲图和T瞲图(112)

5.3.4精馏原理(114)

5.3.5完全不互溶液体系统——水蒸气蒸馏(115)

5.4二组分液惨浩胶庀低(116)

5.5二组分液补唐胶庀低(118)

5.5.1生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相图(118)

5.5.2形成化合物的二组分系统相图(122)

5.5.3二组分部分互溶的系统相图(124)

5.6三组分系统(125)

5.6.1三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125)

5.6.2部分互溶三液体系统(127)

5.7分配定律及其应用(128)

5.7.1分配定律(128)

5.7.2分配定律的应用——萃取(129)

本章小结(130)

思考题(130)

习题(130)

第6章电化学(133)

61电化学体系及法拉第定律(133)

611电化学体系(133)

612法拉第定律(134)

6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135)

621离子的电迁移现象(135)

622离子的迁移数(137)

6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39)

631电导、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的概念(139)

63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测定(140)

633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141)

63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142)

64电导测定的应用(143)

641检测水的纯度(143)

642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及解离常数的测定(143)

643难溶盐的溶解度(或溶度积)的测定(144)

644电导滴定(144)

65电解质溶液的活度、活度系数及德拜残菘硕极限公式(选学内容)(145)

651平均离子活度和平均离子活度系数(145)

652离子强度(147)

653德拜残菘硕极限公式(148)

66可逆电池与惠斯通标准电池(149)

661原电池(149)

662可逆电池(149)

663惠斯通标准电池(150)

67原电池热力学(151)

671由可逆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151)

672由原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熵变(151)

673电池反应摩尔反应焓的计算(151)

674原电池可逆放电反应过程的可逆热(151)

675能斯特方程(152)

68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153)

681标准氢电极(153)

682电极电势(154)

683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156)

6.9极化作用和电极反应(157)

6.9.1极化作用与极化曲线(157)

6.9.2去极化作用(158)

本章小结(159)

思考题(159)

习题(159)

第7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62)

71基本概念(162)

711化学反应速率(162)

712化学反应机理(163)

713质量作用定律(164)

7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65)

721反应级数(165)

722零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165)

723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166)

724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及其特征(168)

725反应级数的确定(169)

7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171)

73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171)

732平行反应(173)

73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174)

7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75)

741范特霍夫经验规则(176)

742阿仑尼乌斯公式(176)

743活化能(176)

75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178)

751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178)

752链反应(180)

76反应速率理论概述(182)

761碰撞理论(182)

762过渡状态理论(183)

77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86)

78催化作用(187)

781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187)

782单相催化反应(188)

783多相催化反应(189)

79光化反应(189)

本章小结(190)

思考题(191)

习题(191)

第8章表面现象(194)

81表面现象概述(194)

811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与表面张力(194)

812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195)

813研究表面现象的热力学准则(196)

82润湿与铺展(197)

821润湿作用(197)

822液体的铺展(198)

83高分散度对物理性质的影响(198)

83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198)

832高分散度对蒸气压的影响(200)

833高分散度对溶解度的影响(201)

834高分散度对熔点的影响(201)

835亚稳态现象(201)

84溶液表面的吸附(202)

84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202)

842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及其应用(202)

85表面活性剂(203)

85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03)

852亲水睬子推胶庵(203)

85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205)

86气补瘫砻嫔系奈附(208)

86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208)

862气补瘫砻嫖附等温线(209)

863弗罗因德立希经验式(209)

864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210)

865多分子层吸附理论——BET吸附等温式(211)

87固惨航缑嫔系奈附(212)

871分子吸附(212)

872离子吸附(213)

873固体吸附剂(213)

88粉体的性质(214)

881粉体的比表面积(214)

882粉体的微粒数(215)

883粉体的密度(215)

884粉体的空隙率(215)

885粉体的吸湿性(215)

886粉体的流动性(216)

阅读材料(216)

本章小结(218)

思考题(218)

习题(219)

第9章溶胶(220)

91胶体化学概述(220)

92分散系统的分类及其特征(221)

921分散系统的分类(221)

922溶胶的基本特征(222)

93溶胶的制备与净化(222)

931制备溶胶的途径与必要条件(222)

932分散法制备溶胶(222)

933凝聚法制备溶胶(223)

934均匀溶胶的制备(224)

935溶胶的净化(224)

94溶胶的光学性质(225)

941光的吸收、散射与反射(225)

942瑞利公式(225)

943溶胶的颜色(226)

944比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26)

945超显微镜法测定胶体粒子的大小(227)

95溶胶的动力学性质(227)

951布朗运动(227)

952扩散(228)

953沉降(228)

954沉降平衡(229)

955溶胶的渗透压(229)

96溶胶的电学性质(229)

961电动现象(229)

962溶胶粒子的带电原因(231)

963扩散双电层和溶胶的稳定性(231)

964胶团的结构(232)

965电泳的计算和测定(233)

9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234)

971溶胶的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不稳定性(234)

972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235)

973其他因素对溶胶聚沉的影响(236)

本章小结(236)

思考题(237)

习题(237)

第10章大分子溶液(239)

101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239)

1011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239)

1012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240)

102大分子溶液概述(241)

1021大分子溶液的基本性质(241)

1022大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作用(242)

103大分子电解质溶液(243)

1031大分子电解质概述(243)

1032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电学性质(244)

1033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稳定性(246)

1034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相互作用(246)

104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246)

1041大分子溶液的反常渗透压(246)

1042渗透压测定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247)

1043唐南膜平衡(247)

105大分子溶液的黏度(249)

1051黏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49)

1052大分子溶液黏度概述(250)

1053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黏度(252)

1054流变性简介(252)

106凝胶(254)

1061凝胶的分类(254)

1062凝胶的结构(254)

1063胶凝作用和影响因素(255)

1064干胶的溶胀和影响因素(255)

1065离浆和触变(256)

本章小结(256)

思考题(257)

习题(257)

附录(258)

附录A国际单位制(SI)(258)

附录B一些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101 325 Pa)(260)

附录C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 K)(260)

附录D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摩尔熵

及标准摩尔定压热容(298 K)(261)

参考文献(26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教学需要,具体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物理化学(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