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A.D.罗伯茨,迈克尔?克劳德
页数:1306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130867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丛书共2册,分为《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05—1940)》《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40—1975)》,叙述了此时期非洲社会被卷入世界历史后的各种变迁。
《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05—1940)》涵盖了1905—1940年的非洲历史。1905年,非洲大部分地区都在欧洲势力的统治下,但随着非洲在海外贸易中取得的优势和非洲人民团结独立意识的增强,到20世纪40年代,殖民政权面临来自非洲民众的普遍反抗和斗争。
《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40—1975)》涵盖了1940—1975年的非洲历史。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非洲殖民地自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随着1975年很后一支欧洲殖民势力——葡萄牙的撤退,非洲获得了接近的独立和自治。
本丛书力求客观反映非洲1905—1975年的历史和现实,集学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是一项覆盖面广、具有鲜明特色的非洲专著。随着靠前对非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开展,本丛书的出版为靠前非洲研究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套重要的、全面反映1905—1975年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珍贵历史参考资料,将推动我国非洲研究事业的发展。
本丛书致力于为研究此段时期的非洲历史提供视野清晰、门类详尽的史料和新颖的视角,有利于增进各界对非洲的深入了解和认知,比较系统完整,涉及内容比较全面,作者高端非常不错,旨在填补靠前对此段时期非洲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丛书各位作者均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大多数作者成名已久,在非洲研究领域耕耘多年),作品观点鲜明新颖,论述逻辑严密,资料引用严谨可靠,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本丛书是一套适合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阅读的品质上乘的学术读物。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将推动靠前的非洲研究,也将为中国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作者简介
《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05—1940)》作者A. D. 罗伯茨等人均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以对史前非洲的研究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译者李鹏涛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获世界史博士学位。曾经多次赴非调研访学,先后在《世界历史》等国内期刊发表多篇非洲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剑桥非洲史·20世纪卷(1940—1975)》作者迈克尔·克劳德等人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其中,克劳德深耕非洲研究多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译者赵俊,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卢旺达大学访学。多次赴非调研和学术交流,出版以非洲为研究对象的译著8部。
本书特色
本丛书出版后引起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收获众多赞誉,为加强对非洲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培养相关人才,为国家政策决策、为中国企业和个人走进非洲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参考,符合国家非洲大战略需求。同时,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国人通过本丛书进一步了解非洲,关注非洲,进而为中非友好事业添砖加瓦。
目录
引言(安德鲁·罗伯茨)
第一章 帝国观念
安德鲁·罗伯茨
1905—1914年
1914—1930年
1930—1940年
第二章 经济史的方方面面
C.C.菜格利
殖民地出口经济的确立
面向出口的生产
贸易和金融
土地与劳动力
变化的过程
第三章 响应与发展
理查德·格雷
新教先驱
埃塞俄比亚人、狂热者与先知
天主教的策略与活动
传教团和世俗统治者:本土人与殖民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在城镇中呈现出的主动性
天主教教阶和殖民列强
托管统治与教育
第四章 抵抗与复兴
C.C.斯图尔特
抵抗
殖民政策
扩展
第五章 非洲激流
安德鲁·罗伯茨
人口流动
表达方式
殖民主义批判
解放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 马格里布地区
迈克·布雷特
1905—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922—1930年
1930—1940年
第七章 法属黑非洲和马达加斯加
凯瑟琳·科克里一韦德罗维奇 J.弗雷米加西
1905—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马达加斯加
……
第八章 英属西非和利比里亚
第九章 比属非洲
第十章 葡属非洲和西属赤道几内亚
第十一章 南部非洲
第十二章 英属中非
第十三章 东非
第十四章 埃塞俄比亚和非洲之角
第十五章 埃及和英埃共管下的苏丹
附录关于货币价值的说明
译者后记
1940-1975
引言(迈克尔·克劳德)
第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去殖民化的前奏
第十七章 去殖民化与独立问题
第十八章 1940年以来的泛非主义
第十九章 社会与文化变革
第二十章 非洲经济发展的演进
第二十一章 南部非洲
第二十二章 英语西非
第二十三章 东非与中部非洲
第二十四章 非洲之角
第二十五章 埃及、利比亚与苏丹
第二十六章 马格里布地区
第二十七章 热带法语非洲
第二十八章 马达加斯加:独立前的政治与宪政史
第二十九章 扎伊尔、卢旺达与布隆迪
第三十章 葡语非洲(兼论赤道几内亚)
附录 1940—1975年的赤道几内亚
译者后记
节选
本丛书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第一,全方面、多角度地呈现了国内读者比较关心的20世纪非洲社会、经济、资源、文化、历史等主题,以便于读者对此时期的非洲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第二,以独特之视角与眼光来理解、认知非洲文明,为现实的中非合作与交流服务,为关于非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专门的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服务。因此,本丛书出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注重贴近时代和贴近读者,精心安排结构和体例,译文在忠实原文、尊重原著的同时,力求文字表达简洁清晰、注释出处详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拓宽阅读。
第四,丛书的编校、设计和印制质量比较高。
总之,本丛书的出版可为加强对非洲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培养相关人才,为国家政策决策、为中国企业和个人走进非洲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参考。
——刘鸿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非洲议程理事会理事、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