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齐沪扬陈昌来
页数:26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02845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三版)为应用语言学概论性教材。全书参照当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 近期新成果,系统阐述了应用语言学的产生、发展、性质、学科地位与研究方法,并集中介绍了语言教学、汉语靠前教育、语言测试、中文信息处理、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社会语言学、儿 童语言发展、地名学和人名学等应用语言学的八个主要研究领域,体现了应用语言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书既可作为中文系、汉语靠前教育系、语言学系、应用语言学系的“应用语言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靠前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基础课教材,还可供外语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对应用语言学有兴趣的学人参考。
作者简介
齐沪扬,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出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处处长,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人文社 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受聘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旅游)]”以及其他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陈昌来,男,1962年出生于安徽定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对外汉语学院副院长,社科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兼教师工作部部长,现为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曙光学者,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 学史(分类多卷本)”,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
目录
第一章 语言教学
第一节 语言教学的性质和基本过程
第二节 汉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和思考
第三节 国外语言教学的发展
第四节 语言理论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
第一节 学科概况
第二节 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
第三节 教学流派和课堂教学
第四节 第二语言习得
第三章 语言测试
第一节 实验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现代语言测试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语言测试中试题的生产程序
第四节 语言测试中不同题型的具体命题
第四章 中文信息处理
第一节 中文信息处理概述
第二节 中文自动分词和自动词性标注
第三节 中文句处理
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一节 语言规划
第二节 语言调查
第六章 社会语言学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概述
第二节 微观社会语言学
第三节 宏观社会语言学
第七章 儿童语言发展
第一节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第二节 儿童语音的发展
第三节 儿童词汇的发展
第四节 儿童语法的发展
第八章 地名学和人名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汉语地名学
第三节 汉语人名学
第一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节选
第三版后记《应用语言学纲要》初版于2004年,出版后还比较受欢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非外语专业开设应用语言学基础课及选修课而无合适教材的缺憾。教材适合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系、语言学系、应用语言学系本科生选修课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使用。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材出版至今,应用语言学也有许多新的发展,教材一直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进行适当的修订,深为遗憾。2018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刘静老师联系上我,希望我们对《应用语言学纲要》加以修订,而且刘老师特别特别敬业,不断指导催逼。人过中年,确实很忙,一拖再拖,直到被逼无奈,才着手考虑修订。征得原主编之一齐沪扬老师的同意,由我负责修订,为了加快修订进度,我就请殷祯岑老师加入到修订工作中去。本次修订,主要考虑以下原则:⑴求稳,即保持原教材的整体框架、基本结构、大致篇幅,不做大的增删改;⑵稍变,即应用语言学学科中有些概念近年来已经有了新的说法,如果新说法基本被认可,就改为新的说法,典型的如“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⑶略删,即个别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适合作为教材,就略去;⑷适增,即近年来学科有明显发展的,就略做适量增加,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增加的篇幅实行总量控制;⑸严核,即对原教材中的少数明显错误之处以及字、词、句、标点符号、段落等不够规范通顺的地方进行了仔细的校对、审核、改正。另外,作为教材,为了教与学的便利,修订过程中每章后附了“本章小结”和“思考与探究”,每节前附了“本节概要”。《应用语言学纲要》是著名学者齐沪扬老师倡导编写的,教材的整体框架和结构也是齐老师为主设计的,原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肖奚强、张亚军、张小峰、胡建锋、姚占龙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次修订,由殷祯岑老师将原稿录入电脑并通读原稿,选定需要修改的“变、删、增、核”之处,然后商量如何修改,修改后再行校对。可以说没有殷祯岑老师的努力,怕是很难顺利完成编辑刘静老师要求的修订任务。当然,修订本如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责任在我。本教材的集中修订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猖獗和疫情防控最为紧张的时期,时常一边对照电脑和手机看“枯燥”的文稿,一边想着并做着(线上做着)学校跟研究生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总是担心学校八千多名研究生的安危,更牵挂着我自己的学生和远在外地的家人的安全。而更多的是想着那些深受病毒侵害、饱受煎熬甚至失去生命的同胞,想着那些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各类可爱可敬的普通“战士”。当修订接近尾声,撰写修订后记的时候,全国的疫情防控已经明显向好。真诚祝愿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一切向好,越来越好! 陈昌来 庚子年二月二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