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群山
页数:24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90375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著作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遵循青少年成长与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在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的基础上,从“教育”与“培育”的差别性入手,准确把握培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性特点,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般原则与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榜样育人、实践育人四个方面或四条路径探讨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方法与措施,充分彰显了培育之“育人”特点。
作者简介
李群山,男,1977年,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唐旭昌,男,1972年,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价值观问题。 陈建华,男,1961年,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吕冰,女,1963年,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目录
导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培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培育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三、“培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培育研究”中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过程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初步开创(1949—1956)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曲折进程(1956—1978)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恢复发展(1978—1992)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与时俱进(1992—2012)
五、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面推进(2012—)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育目标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三、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为重要保障
四、以不断完善培育手段为重要策略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处理价值培育过程中的系列内在关系
二、正确处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网络空间培育与社会空间培育的关系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一、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二、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与理解度之间形成较大反差
二、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践行上存在着层次性分化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着明显的重教育、轻培育的现象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学校一社会一家庭”之间没有形成培育合力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思路
一、通过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解读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原则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第五章 文化育人:以文化传承助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六章 榜样育人:以榜样示范引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七章 实践育人:以实践养成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八章 制度育人:以制度建设保障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一、“培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二、“培育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三、“培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培育研究”中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过程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初步开创(1949—1956)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曲折进程(1956—1978)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恢复发展(1978—1992)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与时俱进(1992—2012)
五、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面推进(2012—)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育目标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三、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为重要保障
四、以不断完善培育手段为重要策略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处理价值培育过程中的系列内在关系
二、正确处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之间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网络空间培育与社会空间培育的关系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一、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
二、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与理解度之间形成较大反差
二、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践行上存在着层次性分化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着明显的重教育、轻培育的现象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学校一社会一家庭”之间没有形成培育合力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思路
一、通过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解读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原则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第五章 文化育人:以文化传承助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六章 榜样育人:以榜样示范引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七章 实践育人:以实践养成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八章 制度育人:以制度建设保障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