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艳,朱路文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32426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技能,熟练掌握人体运动的肌肉关节机制。本教材创新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适合康复、运动学专业学生学习应用,以及临床康复医生及治疗师的使用。
本教材分三个单元,共十二章。单元概论。章肌动学概述,第二章关节,第三章肌肉,第四章生物力学原理,第二单元上肢及躯干。第五章肩复合关节,第六章手肘与前臂,第七章腕关节,第八章躯干骨,第三单元下肢。第九章髋,第十章膝,第十一章踝与足,第十二章步态分析。
作者简介
王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康复中心主任,康复评定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人事与社会保障厅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教育学组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等。主讲《运动医学》《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康复医学》等课程。 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多项,主编和参编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康复评定学》副主编,《脊髓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治疗》主编等),主编著作多部,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运动学
一、位移与旋转
二、骨骼运动学
三、关节运动学
第二节 动力学
一、肌肉骨骼力
二、肌肉骨骼杠杆
第二章 关节
第一节 关节分类
一、根据运动能力分类
二、根据机械类比分类
三、根据形态滑液囊关节简化分类
第二节 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
一、构成结缔组织的基本要素
二、周围结缔组织的类型
三、骨骼
四、制动对周围结缔组织与骨强度的影响
第三节 关节病理学概述
一、急性创伤的病理变化
二、慢性创伤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 肌肉
第一节 骨骼的稳定肌
一、骨骼肌的结构与组成
二、肌肉形态学
三、肌肉的横截面积与羽状角
四、力量的产生
第二节 骨骼力量的调节
一、力量—速度曲线
二、长度—张力与力量—速度关系
三、肌肉的力量启动
第三节 肌电图
一、肌电图的记录
二、肌电图的分析与标准化
三、肌肉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强度
第四节 肌肉的疲劳
一、运动量与疲劳
二、运动的强度或速率与疲劳
三、肌肉产生疲劳的机制
第五节 肌力训练、废用及随年龄增长的肌肉改变
一、肌力训练引起的肌肉改变
二、废用引起的肌肉改变
三、随年龄增长引起的肌肉改变
第四章 生物力学原理
第一节 牛顿定律
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节 动作分析
一、力图分析
第一节 运动学
一、位移与旋转
二、骨骼运动学
三、关节运动学
第二节 动力学
一、肌肉骨骼力
二、肌肉骨骼杠杆
第二章 关节
第一节 关节分类
一、根据运动能力分类
二、根据机械类比分类
三、根据形态滑液囊关节简化分类
第二节 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
一、构成结缔组织的基本要素
二、周围结缔组织的类型
三、骨骼
四、制动对周围结缔组织与骨强度的影响
第三节 关节病理学概述
一、急性创伤的病理变化
二、慢性创伤的病理变化
第三章 肌肉
第一节 骨骼的稳定肌
一、骨骼肌的结构与组成
二、肌肉形态学
三、肌肉的横截面积与羽状角
四、力量的产生
第二节 骨骼力量的调节
一、力量—速度曲线
二、长度—张力与力量—速度关系
三、肌肉的力量启动
第三节 肌电图
一、肌电图的记录
二、肌电图的分析与标准化
三、肌肉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强度
第四节 肌肉的疲劳
一、运动量与疲劳
二、运动的强度或速率与疲劳
三、肌肉产生疲劳的机制
第五节 肌力训练、废用及随年龄增长的肌肉改变
一、肌力训练引起的肌肉改变
二、废用引起的肌肉改变
三、随年龄增长引起的肌肉改变
第四章 生物力学原理
第一节 牛顿定律
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第二节 动作分析
一、力图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