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晶刘文泰主编
页数:3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32261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了解和掌握病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认识病原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形成机制,了解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和原则。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罗晶,女,1958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
刘文泰,男,1958年生。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中医学学士、免疫学硕士学位。具备中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相关知识结构。从事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教学26年,主编《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3部,参编相关教材副主编4部、编委9部。
目录
概述
第一节 医学病原生物学的范畴与研究历程
一、医学病原生物的范畴
二、医学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生态基础
一、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
二、生物种间的生存关系
三、人体的微生态系
第三节 病原生物与疾病
一、病原生物的感染
二、病原生物致病的基本机制
三、宿主的免疫作用
四、病原生物的免疫逃避
五、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六、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与防治原则
第四节 病原生物的控制
一、基本概念
二、病原生物的控制方法
第五节 生物安全常识
一、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生物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一篇医学病毒
第一章 病毒概述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一、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培养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
二、病毒的变异机制
三、病毒变异的医学意义
第四节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一、病毒的感染
二、抗病毒免疫
第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正黏病毒
第二节 副黏病毒
一、麻疹病毒
二、其他副黏病毒
第三节 冠状病毒
第四节 其他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三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二、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三、新型肠道病毒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一、呼肠病毒
二、嵌杯病毒
三、星状病毒
四、腺病毒
第四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其他肝炎病毒
一、丙型肝炎病毒
二、戊型肝炎病毒
三、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章 黄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黄病毒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二、登革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一、汉坦病毒
二、埃博拉病毒
第六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
第二篇 医学细菌
第三篇 医学真菌
第四篇 医学原虫
第五篇 医学蠕虫
第六篇 医学节肢动物
附录 常用术语英汉、拉丁汉对照
第一节 医学病原生物学的范畴与研究历程
一、医学病原生物的范畴
二、医学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历程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生态基础
一、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
二、生物种间的生存关系
三、人体的微生态系
第三节 病原生物与疾病
一、病原生物的感染
二、病原生物致病的基本机制
三、宿主的免疫作用
四、病原生物的免疫逃避
五、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
六、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与防治原则
第四节 病原生物的控制
一、基本概念
二、病原生物的控制方法
第五节 生物安全常识
一、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生物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一篇医学病毒
第一章 病毒概述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与培养
一、病毒的增殖
二、病毒的培养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
二、病毒的变异机制
三、病毒变异的医学意义
第四节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免疫
一、病毒的感染
二、抗病毒免疫
第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正黏病毒
第二节 副黏病毒
一、麻疹病毒
二、其他副黏病毒
第三节 冠状病毒
第四节 其他常见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三章 胃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肠道病毒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二、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三、新型肠道病毒
第二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一、呼肠病毒
二、嵌杯病毒
三、星状病毒
四、腺病毒
第四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其他肝炎病毒
一、丙型肝炎病毒
二、戊型肝炎病毒
三、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章 黄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黄病毒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二、登革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一、汉坦病毒
二、埃博拉病毒
第六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
第二篇 医学细菌
第三篇 医学真菌
第四篇 医学原虫
第五篇 医学蠕虫
第六篇 医学节肢动物
附录 常用术语英汉、拉丁汉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