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盛勇主编
页数:39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126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丁玲是靠前外享有盛誉的有名作家,在其长达六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她以独特的创作成就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采,卓然屹立于急剧变化、纷纭复杂的现代中国文学原野。书稿选编了二十余篇很好论文,分为现代视域中的创作和人生、文本解读与现代性、文学观念与现代性、逸文发现与传记书写四个板块来编排。书稿认为,丁玲是中国文学中具有实践性,同时又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大地,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土壤中的文学家。丁玲丰富的人生历程,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丁玲研究在阐释的深度和产生的影响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一个作家本身。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第一第一”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兼职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有专著《当代鲁迅现象研究》等4部,主编《延安文艺研究年鉴》等十余种。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已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一般课题、重点课题多项。论著曾获第三届王瑶学术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第一编 现代视域中的丁玲文学和人生
重估浪漫——对丁玲早期创作历程(1927—1931)的女性主义解读
关于丁玲被捕——从《摄影画报》角度探讨
丁玲佚信三封及其他
抗战时期丁玲西安文化活动考论
延安:丁玲浴火重生
丁玲1985年4月延安之行详考
第二编 丁玲文本解读与现代性
日记三种——丁玲成长小说初探
现代性伦理反思的叙事学转向——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奥赛罗》为个案
关于凌吉士形象另一面的思考
相似的题材,不同的表现——丁玲《水》与赵清阁《旱》之比较
第一代女国民的破壳之役——论丁玲《母亲》的现代性叙事
文学家与革命者的冲突——以丁玲延安前期的文学创作为中心
国族话语、性别征用与革命重述——论抗战书写中“贞贞”的命运
文本断裂与空间叙事——丁玲散文《风雨中忆萧红》再解读
突破“土改叙事”的现代陛局限——从“葫芦冰”的符码功能看丁玲创作的深度模式
第三编 丁玲文学观念与现代性
文学是“语言的花朵”——对丁玲文学形式创造及其观念的考察
外规与内转:论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语言
季羡林·《夜会》·丁玲
论“左联”时期丁玲小说创作的现代性
20世纪40年代延安“大戏”演剧热潮中丁玲心态探微——以萧三一篇剧评和一封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人民中心文学观:探索与启示——论丁玲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观念、体验及创作
丁玲与《文艺报》
海外汉学视域中的丁玲——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
重估浪漫——对丁玲早期创作历程(1927—1931)的女性主义解读
关于丁玲被捕——从《摄影画报》角度探讨
丁玲佚信三封及其他
抗战时期丁玲西安文化活动考论
延安:丁玲浴火重生
丁玲1985年4月延安之行详考
第二编 丁玲文本解读与现代性
日记三种——丁玲成长小说初探
现代性伦理反思的叙事学转向——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奥赛罗》为个案
关于凌吉士形象另一面的思考
相似的题材,不同的表现——丁玲《水》与赵清阁《旱》之比较
第一代女国民的破壳之役——论丁玲《母亲》的现代性叙事
文学家与革命者的冲突——以丁玲延安前期的文学创作为中心
国族话语、性别征用与革命重述——论抗战书写中“贞贞”的命运
文本断裂与空间叙事——丁玲散文《风雨中忆萧红》再解读
突破“土改叙事”的现代陛局限——从“葫芦冰”的符码功能看丁玲创作的深度模式
第三编 丁玲文学观念与现代性
文学是“语言的花朵”——对丁玲文学形式创造及其观念的考察
外规与内转:论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语言
季羡林·《夜会》·丁玲
论“左联”时期丁玲小说创作的现代性
20世纪40年代延安“大戏”演剧热潮中丁玲心态探微——以萧三一篇剧评和一封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人民中心文学观:探索与启示——论丁玲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观念、体验及创作
丁玲与《文艺报》
海外汉学视域中的丁玲——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