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艳冰
页数:24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64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结合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近期新研究趋势以及我国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本书将“社会脆弱性-适应性”整合框架应用于城市边缘区研究中,以西安为例,按照“关键扰动识别-社会脆弱性评价-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研究-适应性分析-适应性管理对策提出”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及研究视角进行梳理总结;其次界定西安城市边缘区范围,识别其关键扰动因素,深度解析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再次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基于街道办事处和失地农户两个尺度进行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接着对不同适应模式下失地农户的适应效果进行评价,探索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关联,并有效识别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切入点;很后提出旨在促进城市边缘区有序转型与提升失地农户适应能力的适应性管理对策,为城市化和谐、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
何艳冰,女,河南新乡人,1983年3月生,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国家城乡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脆弱性与恢复力、城乡发展与规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约20篇,其中SSCI收录1篇、CSSCI收录5篇,出版著作1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二节 适应性类型与研究视角
第三节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分析框架
第三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第三节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第四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三节 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五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中观机理
第二节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微观机理
第三节 社会脆弱性的尺度效应
第六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适应性分析
第一节 适应模式选择
第二节 适应能力评价
第三节 适应能力对适应模式选择的影响
第四节 适应障碍分析
第七章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第一节 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二节 适应性类型与研究视角
第三节 社会脆弱性-适应性分析框架
第三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范围界定
第三节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特征
第四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街道尺度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三节 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五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形成机理
第一节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中观机理
第二节 社会脆弱性形成的微观机理
第三节 社会脆弱性的尺度效应
第六章 西安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户适应性分析
第一节 适应模式选择
第二节 适应能力评价
第三节 适应能力对适应模式选择的影响
第四节 适应障碍分析
第七章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第一节 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适应性管理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