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反讽

封面

作者:倪爱珍

页数:215页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90327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反讽从古希腊诞生至今,出现于修辞学、文学、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变迁,主要有转义辞格、美学理论、结构原则、话语策略、文化形态、生存立场。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格,已从语言领域扩展至符号领域,出现于多种文化形态中;反讽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广泛出现于文学文本尤其是后现代文本中,其形成机制有多种,如叙述主体的距离、分层、戏仿、情节模式等。比较中西方文论中的反讽可以管窥两者的通而不同。

作者简介

倪爱珍,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研究员,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成员。现为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叙事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叙事学、符号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陶瓷图像的文学叙事研究”,出版专著《史传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方文化中反讽内涵的变迁
第一节 一种转义辞格:古典修辞学的反讽
第二节 一种美学理论:德国浪漫派的反讽
第三节 一种结构原则:新批评派的反讽
第四节 一种交流艺术:新修辞学的反讽
第五节 一种文化形态:后现代理论的反讽
第六节 一种存在立场:从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新实用主义反讽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反讽思想
第一节 比兴、春秋笔法与反讽
第二节 滑稽、俳谐与反讽
第三节 反语、反常合道与反讽
第四节 正言若反与反讽
第三章 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反讽
第一节 反讽:从语言修辞到符号修辞
第二节 作为图像修辞的反讽
第三节 反讽与解释漩涡
第四章 反讽叙述
第一节 叙述主体的距离与反讽
第二节 戏仿与反讽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反讽
第四节 反讽:文本自然化的一种认知框架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反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6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