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荆文君著
页数:179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5970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时代,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日趋成熟,在用户基数、盈利能力方面均具有巨大优势,使其各自领域内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形成近似垄断的市场结构。“垄断”必然会带来关于损害社会福利的隐忧。鉴于此,本书从平台企业形成的市场结构特征入手,提出了可以描述行业市场结构特征的“分层式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理论,在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特殊市场结构下的福利效应,明确了行业特殊市场结构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可以为当前互联网大型平台企业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澄清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管制中的误区。
作者简介
荆文君,山西太原人,经济学博士,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同时兼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wd Science等期刊匿名审稿人。主要从事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产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参与编写著作、研究报告5部。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亦有部分论文被EI检索收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补充讨论一: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学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
2.2 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场结构相关研究
2.3 市场结构与福利的关系:基本认识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的典型化事实
3.1 互联网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际测算
3.2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总体竞争特征
3.3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行为特征分析
3.4 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场结构的一种假设
3.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二: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特征
第4章 分层式垄断竞争: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的新市场结构
4.1 模型基础
4.2 模型建立与分析
4.3 进一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三:电子商务区域结构“固化”?
第5章 新型市场结构下的福利效应
5.1 福利效应的分析基础
5.2 垄断层的福利变动分析
5.3 竞争层的福利效应
5.4 互联网平台市场福利变动原因讨论
5.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四:共享经济的负外部性
第6章 互联网行业福利变动的实证检验
6.1 福利损失测量的理论基础
6.2 互联网行业市场势力测度基础
6.3 互联网平台市场主要领域市场势力的直接测度
6.4 生态竞争视角下的新思考
6.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五:互联网平台市场中的“马歇尔冲突”
第7章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企业治理的思考
7.1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管制的经济学基础
7.2 互联网行业平台治理思路
7.3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六: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补充讨论一: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学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
2.2 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场结构相关研究
2.3 市场结构与福利的关系:基本认识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互联网平台企业“垄断”的典型化事实
3.1 互联网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际测算
3.2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总体竞争特征
3.3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行为特征分析
3.4 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场结构的一种假设
3.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二: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特征
第4章 分层式垄断竞争: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的新市场结构
4.1 模型基础
4.2 模型建立与分析
4.3 进一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三:电子商务区域结构“固化”?
第5章 新型市场结构下的福利效应
5.1 福利效应的分析基础
5.2 垄断层的福利变动分析
5.3 竞争层的福利效应
5.4 互联网平台市场福利变动原因讨论
5.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四:共享经济的负外部性
第6章 互联网行业福利变动的实证检验
6.1 福利损失测量的理论基础
6.2 互联网行业市场势力测度基础
6.3 互联网平台市场主要领域市场势力的直接测度
6.4 生态竞争视角下的新思考
6.5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五:互联网平台市场中的“马歇尔冲突”
第7章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平台企业治理的思考
7.1 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管制的经济学基础
7.2 互联网行业平台治理思路
7.3 本章小结
补充讨论六: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