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49-1966年社会主义戏剧研究

封面

作者:申燕著

页数:2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01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是阶段,以政治颂歌和捍卫新生两种模式为主,1957年至1962年是第二阶段,以革命史重塑和乌托邦想象两种模式为主,1962年至1966年是第三阶段,反修防修模式统摄了这一时段的戏剧类型。章主要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发展阶段及形成的各种戏剧模式进行总括性描述。第二章至第六章是对各种模式的详细阐释,其共同点是以问题意识统领每章的分析,把握每种模式所特有的质素,挖掘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各种模式之间相互指涉、互为依存。第七章是从传播学视角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传播环境、传播机制进行整体观照,第八章是从整体上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各种模式所投射的价值内涵和逻辑特征进行分析,爬梳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由很初的理论存在到付诸文化实践的脉络及调整,同时辨析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十七年”戏剧所构建的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及由此反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嬗变轨迹,并探讨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对其后中国戏剧的影响。

作者简介

申燕,四川内江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李江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师从胡星亮教授,2015年底进入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曹顺庆教授。2011年7月进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任文学编辑,201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第59批一等资助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负责戏剧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编目等。在《文艺研究》《文艺争鸣》《戏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新疆大学学报》《南大戏剧论从》《马克思主义美学》《戏剧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戏剧”的发展阶段和特征
第一节 政治颂歌与捍卫新生(1949—1957)
第二节 革命史重塑与乌托邦想象(1957—1962)
第三节 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修防修(1962—1966)
第二章 颂歌:新生国家形象的抒写
第一节 颂歌的生成与戏剧建构
第二节 颂歌:“复调”与“单调”
第三节 批判精神:承继与失落
第四节 个体地位:感恩与自律
第三章 捍卫新生:新中国的成长“插曲”
第一节 “侵犯”与“自卫”的戏剧表述
第二节 “敌”“我”之别:异质与驯化
第三节 斗争场景:预设与夸张
第四章 英雄主义:“史实”与英雄的形塑
第一节 戏剧场域中的革命历史重写
第二节 战争“史实”:遮蔽与重构
第三节 战争中的“人”:神化与丑化
第五章 乌托邦想象:民族国家未来憧憬
第一节 戏剧场域的乌托邦建构
第二节 国家现代化:渴求与追寻
第三节 物质现代化:狂欢与规训
第四节 文化现代化:悬置与压抑
第六章 反修防修:意识形态领域的抗争
第一节 “国体”之卫:警惕与守望
第二节 世俗人生:失落与嘲弄
第三节 物质欲求:批判与置换
第四节 新人品格:铸造与彰显
结语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49-1966年社会主义戏剧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6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