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动乱的年代(1966-1976)—1949-1976年的中国

封面

作者:王年一

页数:5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100786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能够从灾难中总结吸取教训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第一第一的“文化大革命”是国家民族的一场大灾难。但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文化大革命”?国家主席刘少奇为什么被诬陷致死?“接班人”林彪为什么要叛逃?显赫一时的“四人帮”为什么变成了阶下囚?——本书都予以详尽研究解答。该书理顺了“文革”十年混沌一团的历史线索:讲清了“文化大革命”的来龙去脉;剖析了“文革”十年中的失误、弊端、错误;揭露了“文革”中形形色色的假、丑、恶现象;找到了“文革”中正确不能抗拒错误的原因;揭示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形成、发展、终结的历史必然。它对“文化大革命”作了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论述,并以“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教育后人,是一部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可读性较强的专著。

本书特色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特异的事件,说它“史无前例”,是一点儿也不夸张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也是极好的反面教材。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进步。

毛泽是非常伟大的人物,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功绩无出其石,如此伟大的人物何以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发动“文化大革命”仅仅是一个人的错误吗?怎样认识“文化大革命”的准备阶段?……该书理顺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混沌一团的历史线索:讲清了“文化大革命”的来龙去脉;剖析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弊端、错误;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形形色色的假、丑、恶现象;找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正确不能抗拒错误的原因;揭示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形成、发展、终结的历史必然。

目录

再版前言(1)
前言(1)
毛泽东要创造一个“新世界”
三个重大错误
个人反对中央集体
第一篇 全面内战 打倒一切
第一章 打开“文化大革命”之锁的两把钥匙
一 《五·七指示》
二 毛泽东致江青的信
第二章 全面发动和再全面发动
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二 中央第一线与毛泽东的分岐
三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第三章 制造“天下大乱”的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一 号召造反的“八·一八”大会
二 红卫兵运动狂潮和大串连
(1) 破“四旧”
(2) 大串连
(3) 揪斗工作组长
(4) 打击知识界
(5) 冲击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三 毛泽东的号令:“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 问题的提出
(2) 《紧急指示》
(3) 中央工作会议
(4) 更加激烈的造反行动
(5) 广泛的抵制
四 邪火烧遍工矿和农村
(1) “工总司”·安亭事件·《解放日报》事件
(2) 工交座谈会的抗争
(3)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策
五 复杂而严重的局面
(1) 《再版前言》
(2) 公然鼓噪打倒刘少奇
(3) 老革命家横遭蹂躏
(4) 省、市、自治区党委瘫痪
(5) 经济主义歪风刮起
(6) 北京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
(7) 毛泽东耽于幻想
第四章 全面夺权天下大乱
一 基于幻想和出于无奈的全面夺权号召
(1) “机联站”和康平路事件
(2) “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号召
(3) “炮打张春桥”事件
(4) 省、市、自治区的夺权
二 《公安六条》·“支左”决定·《军委八条》
(1) 《公安六条》
(2) “支左”决定和“三支两军”
(3) 林彪口授的《军委八条》
三 冲突、抗争与夭折
(1) 矛盾重重
(2) 一系列的事件
(3) 二月抗争
(4) 《军委十条》和军事管制
第五章 “打倒刘少奇”和“揪叛徒”
一 “揪叛徒”的狂澜
(1) “六十一人案件”
(2) 伪造的《伍豪等脱离共党启事》
(3) “深挖叛徒”
二 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厄运
(1) 动员打倒刘少奇的两个会议
(2) 打倒刘少奇的一篇长文
(3) “革命大批判”
(4) 批斗王光美
三 “第三个里程碑”
第六章 失控的三个月
一 两大派尖锐对立
二 广大群众的抗议——“七·二○”事件
三 向更“左”的方面滑去
四 毛泽东纠正具体错误
五 打击对象的微妙变化——揪“五·一六分子”
第七章 “右倾翻案风”、“杨、余、傅事件”和反“右倾”(20l
一 全国性的抵制
(1) “围剿派性”
(2) 所谓“右倾翻案”举隅
(3) 全国出现所谓“右倾翻案风”
二 扑朔迷离的“杨、余、傅事件”
(1) 事件的“奥秘”
(2) 杨、余、傅的“错误”
(3) 军队干部大会
三 反“右倾”和“清队”
(1) 反“右倾”
(2) “清理阶级队伍”
第八章 新的“工作组”——工宣队、军宣队
一毛泽东的耳提面命
(1) 派性争斗激烈
(2) 清华流血事件
(3) 严厉的告诫
二 工宣队、军宣队的进驻
第九章 从“全国一片红”到九大
一 所谓“全国一片红”
(1) 艰难的历程
(2) “打倒一切”的突出表现
(3) 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
(1) 迟迟难开的全会
(2) 混淆是非和敌我的全会
(3) “点名很有必要”
三 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 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
(2) “左”倾的九大
(3) 九届一中全会
第二篇 新的“斗、批、改”和林彪事件
第一章 以“文化火革命”改造一切的“斗、批、改”
一 “六厂二校”
(1) 指导思想
(2) “毛主席的点”
(3) 六厂二校的经验
二“革命大批判引路”
(1) 批判所谓“黑六论”
(2) 批判所谓历史上的“罪行”
(3) 批判所谓“人性论”
(4) 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
三 种种活动
(1) “清理阶级队伍”
(2) 整党建党
(3) 下放干部
(4) “上山下乡”
(5) 所谓“教育革命”
(6) 所谓“文艺革命”
四 简短的评价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新“跃进”
一 四年经济概况
(1) 1966年
(2) 1967年和1968年
(3) 1969年
二 两年的冒进
(1) 对国际形势的估计
(2) 1970年的冒进
(3) “四个突破”
第三章 林彪事件
一 林彪和林彪集团
(1) 林彪及其一家
(2) 黄、吴、李、邱
(3) “联合舰队”成员
二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以前
(1) 联合与争斗
(2) 阴谋与阳谋
(3) 不设国家主席之争
三 云遮雾罩的庐山会议
(1) 复杂的背景(293)
(2) 全会上的明枪暗箭
(3) 批判与审查陈伯达
(4) 林立果的评价
四 “批陈整风”运动
(1) 学习与批判
(2) 陈伯达罪行的公布
(3) 加强与削弱
(4) 华北会议
(5) “抓住不放”的批判
五“联合舰队”的覆灭
(1) 《“571工程”纪要》及其实施
(2) 覆灭的前夕
(3) 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第四章 纠“左”与批“右”
一 “批林整风”运动
(1) 揭发、批判与清查
(2) 毛泽东的言论
(3) 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议
二 周恩来致力于纠“左”
(1) 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
(2) 扭转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局面
(3) 恢复文教科技部门的正常工作
三 “是极左?是极右。”
四 在外交战线上
(1)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2)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3) 中、日建交
(4) 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的批示
(5) “三个世界”
五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 关于林彪集团的审查报告
(2) 继承“左”倾错误的十大
(3) 十届一中全会
第三篇 肯定与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
第一章 所谓“批林批孔”运动
一 奇特的由来
二 假批孔 真批周
(1) 《林彪与孔孟之道》
(2) “三箭齐发”
(3) “放火烧荒”
(4) “影射史学”
(5) “复辟回潮”与“反潮流”
(6) 抵制
三 严重的后果
四 为贺龙恢复名誉
第二章 “组阁”风波
一 “风庆”轮事件和长沙诬告
二 “组阁”阴谋的破产
第三章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
一 受命于危难之时
二 “全面整顿”
(1) 指导思想
(2) “全面整顿”的展开
(3) 三个著名的文件
三 伟大意义
第四章 “左”倾的理论学习运动
一 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
二 张春桥、姚文元的“两论”
(1) 《三十三条》
(2) 《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
(3) 《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4) 反“经验主义”
(5) 毛泽东的批评
三 “评《水浒》”运动
第五章 “批邓反右”的逆风
一 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
(1) 不可调和的矛盾
(2) “反右”的发动
(3) 《打招呼的讲话要点》
(4)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
二 《毛主席重要指示》
三 倒行逆施
第六章 伟大的“四五运动”
一 衷心爱戴与刻骨仇恨
(1) 神州悲恸
(2) “四人帮”与民为敌
二 人民的怒吼
(1) 星星之火
(2) 南京事件
(3) “四五运动”
(4) 白色恐怖
三 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第七章 在危难的日子里
一 人祸天灾和巨大损失
(1) 明批邓暗攻华
(2) 朱德逝世
(3) 唐山大地震
二 巨星陨落
三 危难之秋
第八章 人民的胜利
一 粉碎“四人帮”
(1) “以快打慢”的决策
(2) 粉碎“四人帮”的若干细节
(3) 叛乱阴谋顷刻瓦解
二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通知
三 举国同庆
结束语
一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二 “文化大革命”理论的错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动乱的年代(1966-1976)—1949-1976年的中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