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巨澜著
页数:21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196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交通工程,还因承担漕粮运送、百货转输和人员流动而极大地促进了运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仅就运河而言,江淮地区的运河是网状结构、互相连通的,非单纯的线性结构,这在所有运河地区是很好突出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江淮运河城市的兴衰变迁有其自身的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运河城市。本研究发现,时间上看,江淮运河城市的发展历时久长。江淮运河城市的发展,无不表现为经济繁荣、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文化昌盛等,城市逐渐由闭塞到开放,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地区的物质和精神的精华,形成自身的特色。优越的水环境、便捷的运河交通、国家层面的漕运政策、政府支持下的盐业以及政区治所的设置与迁移,均是推动江淮运河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江淮因与运河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而成为中国古代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独特谱系,不仅以其特殊风貌丰富了中国城市发展史,而且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江淮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有许多地方值得认真反思,揭示本地区盛衰变迁很根本的要素,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审视江淮城市,对于今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巨澜,江苏淮阴人,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苏北地方历史文化、运河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先后获得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等荣誉和表彰。现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领军人才。省史学会常务理事,淮安市人大常委、致公党淮安市副主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苏北运河开发与交通网络的形成
第一节 隋代以前的苏北运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苏北运河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运河
第二节 隋唐宋时期的苏北运河
一、隋代苏北运河
二、唐代苏北运河
三、宋代苏北运河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苏北运河
一、元代的苏北运河
二、明代的苏北运河
三、清代的苏北运河
第二章 元代以前苏北城镇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先秦至隋代的城市群雏形
一、隋代以前苏北的水运交通
二、隋代以前苏北城市的勃兴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苏北运河城市群初步形成
一、隋唐宋元时期苏北运河干线的城市
二、隋唐宋元时期苏北沿海地区的城市
第三章 明清苏北运河城市的繁荣
第一节 城市人口增加及规模扩大
一、城市人口增加
二、城市规模扩大
第二节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淮安、扬州等中心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徐州、邳州、清江浦、高邮、宿迁等较大城市的繁荣景象
三、河下、窑湾、瓜洲等小城镇的繁荣景象
第三节 城市文化的繁荣
一、苏北城市民风的转变
二、苏北运河城市文化
三、流淌着运河气息的文学与艺术
第四章 苏北运河城市发展的机制与动力
第一节 运河交通与苏北城市
一、位于以运河为主干的河流、湖泊交汇处
二、因运河改道兴起的城镇
三、得益于避黄、避湖工程而兴起的城镇
第二节 漕河管理与苏北城市
一、漕运、河道等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城镇发展
二、漕运仓储、榷关的设置与城镇发展
三、漕船往来以及人员流动与城镇发展
第三节 盐业发展与苏北城市
一、盐务管理机构的设立和盐商的聚集
二、产盐区或地处盐运要道的城镇
第五章 苏北运河城市的衰落及转型发展
第一节 苏北运河城市的衰落
一、交通地位下降与城市衰落
二、战争与城市衰落
三、社会结构缺陷与城市衰落
四、应灾能力下降与城市衰落
五、失业人口增加与城市衰败
第二节 城市水运交通的转型
一、传统水运交通的转型与顿挫
二、苏北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运河
三、运河城市水运交通的前瞻
第三节 运河影响下的滨水城市建设
一、运河城市景观建设
二、运河绿色宜居城镇带建设
第六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苏北运河城市
第一节 运河中遗及其后中遗时代的保护开发
一、中国大运河申遗与苏北运河城市
二、后申遗时代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的魅力城市
一、运河与苏北城市旅游资源的积淀
二、开发旅游资源,建设魅力城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苏北运河开发与交通网络的形成
第一节 隋代以前的苏北运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苏北运河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苏北运河
第二节 隋唐宋时期的苏北运河
一、隋代苏北运河
二、唐代苏北运河
三、宋代苏北运河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的苏北运河
一、元代的苏北运河
二、明代的苏北运河
三、清代的苏北运河
第二章 元代以前苏北城镇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先秦至隋代的城市群雏形
一、隋代以前苏北的水运交通
二、隋代以前苏北城市的勃兴
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苏北运河城市群初步形成
一、隋唐宋元时期苏北运河干线的城市
二、隋唐宋元时期苏北沿海地区的城市
第三章 明清苏北运河城市的繁荣
第一节 城市人口增加及规模扩大
一、城市人口增加
二、城市规模扩大
第二节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淮安、扬州等中心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徐州、邳州、清江浦、高邮、宿迁等较大城市的繁荣景象
三、河下、窑湾、瓜洲等小城镇的繁荣景象
第三节 城市文化的繁荣
一、苏北城市民风的转变
二、苏北运河城市文化
三、流淌着运河气息的文学与艺术
第四章 苏北运河城市发展的机制与动力
第一节 运河交通与苏北城市
一、位于以运河为主干的河流、湖泊交汇处
二、因运河改道兴起的城镇
三、得益于避黄、避湖工程而兴起的城镇
第二节 漕河管理与苏北城市
一、漕运、河道等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城镇发展
二、漕运仓储、榷关的设置与城镇发展
三、漕船往来以及人员流动与城镇发展
第三节 盐业发展与苏北城市
一、盐务管理机构的设立和盐商的聚集
二、产盐区或地处盐运要道的城镇
第五章 苏北运河城市的衰落及转型发展
第一节 苏北运河城市的衰落
一、交通地位下降与城市衰落
二、战争与城市衰落
三、社会结构缺陷与城市衰落
四、应灾能力下降与城市衰落
五、失业人口增加与城市衰败
第二节 城市水运交通的转型
一、传统水运交通的转型与顿挫
二、苏北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运河
三、运河城市水运交通的前瞻
第三节 运河影响下的滨水城市建设
一、运河城市景观建设
二、运河绿色宜居城镇带建设
第六章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苏北运河城市
第一节 运河中遗及其后中遗时代的保护开发
一、中国大运河申遗与苏北运河城市
二、后申遗时代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的魅力城市
一、运河与苏北城市旅游资源的积淀
二、开发旅游资源,建设魅力城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